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花了几千块买了一饼“老茶”,结果开启一看味道不对,颜色发黑包装还很新,这不是个例而是许多人的共同遭遇。
其实现在市面上的普洱茶,尤其是年份茶真的是乱得不行,你或许以为自身买的是“陈年老茶”,但说不定是“新茶染色”或是“假货冒充”,别不信数据说话2023年全国茶叶抽检中普洱茶不合格率高达17%,其中年份茶难题最严重。
我以前也信过“年份=价值”的说法,直到有一天朋友送了我一饼“二十年的老茶”,结果喝起来一股霉味差点把我呛哭,其实那根本不是老茶而是“做旧茶”——用化学药水泡出来的“假老茶”,不过此类骗局太常见了许多人根本分不清。
你知道吗?普洱茶的“年份”其实是商家说了算。有的说“1980年”有的说“1995年”甚至还有“2000年”的。但疑问是这些“年份”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真的有登记?还是随便编的?其实目前对普洱茶年份没有统一标准,全靠商家良心。
我有个朋友在茶厂工作,他说:“咱们每年都会把茶叶压成饼,然后贴上‘1985年’的标签,再卖出去。”不过这类做法在业内不算稀奇。你要小心别被“年份”忽悠了。
辨别年份茶其实不难,但需要点技巧。首先看包装若是是“古董包装”那大概率是假的。其次看茶叶的颜色真正的老茶应是深褐色,而不是发黑或发白,其实我之前就买过一饼“黑茶”,结果一泡出来全是苦味,完全不像老茶。
还有个小窍门:找正规渠道买。比如天猫、京东上的旗舰店,虽然贵一点但至少能保证出处。不过有些平台也会有假货所以一定要认准和证书。
“做旧茶”是目前最坑的一种办法。商家用化学药水浸泡茶叶,让它们看起来像几十年前的老茶。你或许觉得这很夸张但现实就是这样。有一次我去茶市看到有人现场演示“做旧茶”,那种味道简直让人作呕。
而且“做旧茶”不仅作用口感,还或许对人体有害。其实我有朋友因为喝了“做旧茶”,导致肠胃不适后来才知道是化学残留。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专业”,比如“干仓”、“湿仓”、“汤感”、“喉韵”等等。你或许听不懂但这些词背后都是套路。其实许多商家就是用这些词来混淆视听,让你觉得自身买的是“好茶”,其实不是。
我之前就被“干仓”骗过,结果发现所谓的“干仓”其实就是普通仓库。不过这些确实让普通人很难分辨真假。
年份茶之所以难买是因为它太稀缺了,真正的好茶几十年才出一批而且大部分都藏在私人手里,你或许觉得奇怪为什么市场上还有那么多“老茶”?其实许多都是“做旧”或是“拼配”的。
而且年份茶的价格波动很大,有时候一杯茶就能抵得上一辆车。不过这也让许多人动了歪心思,着手。
避免踩坑关键是要学会“看人”。比如不要轻信“熟人推荐”,也不要贪便宜。你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除非是陷阱,其实我有次在茶馆喝茶老板夸他家的“老茶”怎么样怎么样好,结果我一尝味道差得离谱。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多请教懂行的人。比如去茶馆里找懂茶的朋友聊一聊,听听他们的提议,不过别光听一面之词要本身多看看。
我觉得未来普洱茶市场也许会更规范,但也可能更复杂。你或许会看到更多“年份认证”、“区块链溯源”之类的手段,但这些也未必靠谱,其实我还是觉得的办法是买正品、买正规渠道的产品。
而且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那些“做旧茶”、“假老茶”迟早会被淘汰,不过短期内市场还是会混乱。
我想说的是你千万别被“年份”迷惑了。真正的好茶不在于它有多老而在于它的品质。其实我喝过很多“老茶”但味道都不如若干“新茶”。
我的提议是少买“年份茶”多买“品质茶”。不过要是你真的喜爱老茶那就选正规渠道,别贪便宜。
你还在为“年份普洱茶”头疼吗?其实只要掌握这几个小技巧,就能避开大多数陷阱。别再被忽悠了别再被“做旧茶”骗了。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chachi/1610826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