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到四川青城山这些小吃你吃对了吗?(必看)
嘿老铁们,作为一个在西北转战西南的吃货,我可算是把从三门峡到青城山这条线上的小吃摸了个遍,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这些小吃你到底吃对没有?别急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第一站三门峡——被低估的豫西美味
说起三门峡许多人第一反应或许是“哦,那个黄河边上的城市”,但说实话这里的美食可一点都不简单,尤其是部分本地人才懂的小吃。
1. 三门峡水煎包——不是开封灌汤包,
我第一次来三门峡朋友直接带我去了家不起眼的小店,点了一笼水煎包,当时心里还嘀咕“这不就是普通的包子吗?”结果一咬哎呀妈呀!底部那层焦脆的壳加上肉馅的鲜香,还有点微微的甜味绝了!
吃水煎包的正确姿势先从侧面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吸溜一口汤汁再慢慢享用整个包子,记住底部那层脆壳才是灵魂,
后来我才知道三门峡的水煎包和开封的灌汤包完全是两码事,开封的讲究皮薄馅多汤鲜,三门峡的则更注重那层焦香的底部,我有个河南同事第一次跟我去吃,也直呼“被开启新世界大门”。
2. 陕县牛肉凉皮——麻辣之外的另一种或许
说到凉皮大家或许第一反应就是西安的麻酱凉皮或是四川的麻辣凉皮,但在三门峡的陕县还有一种风味独有的牛肉凉皮。
那天中午赶随便找了家小店,结果点了一碗牛肉凉皮,端上来一看跟平时吃的都不太一样。皮子更厚实若干调料里除了醋和酱油,还有特别的香料味最关键的是,上面铺满了切得薄薄的熟牛肉片。
- 口感Q弹有嚼劲
- 味道:复合型香料味牛肉鲜香
- 关键一定要配他们特制的辣椒油
我后来特意问了店家他们家是祖传做法,牛肉要炖煮8小时以上,凉皮则是手工制作每天限量。现在想想当时为了赶匆匆忙忙吃的那碗,居然成了我在三门峡最难忘的味蕾记忆。
第二站西安——吃货的天堂(但别只吃回民街)
从三门峡到青城山西安是必经之地。但说实话西安的美食太多许多外地人去了回民街,结果吃不到真正地道的东西。
3. 老孙家泡馍——自身掰的才是真谛
我有个西安朋友每次有外地人来,必带去老孙家。第一次去服务员端上来一大盆馍块,我一脸懵:“这啥情况?”
朋友说“本身掰!”于是乎我花了好一阵子,把那硬邦邦的馍块掰成了黄豆大小。等汤端上来热气腾腾羊肉的鲜香扑鼻而来。
敲黑板:正宗的羊肉泡馍馍一定要本身掰!大小要均匀这样煮出来的才入味。而且吃的时候要从后往前吸这样才能品出精髓。
我第一次吃确实不习惯那种口感,但朋友说:“再吃一次!”结果第二天我居然自觉需求再去。有时候真就是这样习惯之后就爱上了那种原始的粗犷风味。
4. 不在回民街的肉夹馍——隐藏菜单的秘密
回民街的肉夹馍确实好吃,但绝对不是西安吃的!我后来才知道许多本地人去的肉夹馍店,都在小巷子里。
店名 | 特色 | 隐藏技巧 |
---|---|---|
子午路张记肉夹馍 | 腊汁肉肥而不腻 | 能够点“单肉”试吃 |
樊记腊汁肉夹馍 | 老字号肉炖得久 | 早上第一锅吃 |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小巷子里发现一家肉夹馍店,只有一张桌子但排队的人不少。老板是个陕西大爷手脚麻利得不行。我点了一个咬下去嚯!那肉香直冲天灵盖饼子也是外酥里软,跟回民街那些流水线出来的完全不一样。
后来我才知道这家店开了三十多年,用的还是祖传的配方。现在想想西安的美食真不能只看名气。
第三站:成都——不只是火锅和串串
终于来到了成都许多人以为这里只有火锅和串串,其实小吃多得数不过来。
5. 龙抄手——抄手不叫馄饨
刚到成都那天朋友带我去了龙抄手总店。我第一次听说“抄手”这个词,还以为是啥新式点心。
- 点单:要了碗原汤抄手
- 等待:等了10分钟有点不耐烦
- 上菜:端上来一看😲这不就是馄饨吗?
朋友看穿了我的心思:“抄手就是馄饨只是四川叫法不同。”但我还是尝了尝味道确实不一样,皮薄馅足汤头清澈但鲜香,尤其是那点红油麻辣中带着回甜太绝了。
后来我才知道成都的抄手分许多种:原汤、红油、海味、炖鸡等等。每种都有特色但第一次来原汤是最不简单踩雷的选取。
6. 面馆里的红油抄手——最地道的吃法
在成都很多老面馆都会附带卖红油抄手。我后来发现这些藏在居民区里的面馆,反而能吃到最地道的红油抄手。
记得有一次我路过一家叫“王胖儿”的面馆,就闻到一股特别香的味道,进去一问老板说:“红油抄手要不要?”我说要。端上来一看嚯!红油飘在清汤上抄手一个个浮在上面,看起来就诱人。
吃红油抄手的技巧先喝一口汤再吃抄手。记住红油要拌开这样才能均匀入味。
我后来还发现成都的红油抄手跟重庆的不太一样。重庆的更麻更辣成都的则麻辣中带着甜味,更柔和部分,这或许就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吧。
最后一站青城山——道观里的素斋
来到青城山除了道教文化,这里的素斋也是一绝。别以为素斋就是清淡没味道,青城山的素斋会让你大开眼界。
7. 青城山道观素斋——吃出肉的感觉?
在青城山脚下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山在观内吃了顿素斋。我起初还嘀咕:“素食能有啥好吃的?”结果一尝🤯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他们用豆腐、豆制品等模仿各种肉类,做得惟妙惟肖。尤其是那道“素东坡肉”,味道居然有点像真的东坡肉。
- 推荐菜:素东坡肉、素龙凤腿、素烩什锦
- 特色:用天然食材模仿荤菜
- 体验:吃起来有肉的感觉但吃完不腻
我有个朋友是素食者,她说:“在青城山我终于能够假装吃肉了。”确实这里的素斋技术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让不习惯素食的人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这些小吃你吃对了吗?
从三门峡到青城山这一路的小吃,你真的吃对了吗?看看下面这个自检表:
小吃 | 正确吃法 | 常见错误 |
---|---|---|
三门峡水煎包 | 先咬侧面吸汤汁再吃脆底 | 直接咬开漏了汤汁 |
西安肉夹馍 | 找小巷子里的老店 | 只在回民街采购 |
成都红油抄手 | 先喝汤,再吃拌开红油 | 直接吃不拌红油 |
青城山素斋 | 体验模仿荤菜的素菜 | 认为素斋一定清淡无味 |
这一路走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美食需要探索。很多真正的好味道不在景区,不在商业街而在那些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在本地人常去的地方。
下次当你踏上旅途别只盯着那些名气大的地方。有时候转个弯你可能将会发现惊喜。就像我第一次吃三门峡的水煎包,第一次在小巷子里发现肉夹馍,那种惊喜是任何网红店都难以替代的。
好了今天就唠到这里。倘若你走过这条路或对哪里的美食有独到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说不定下个周末我就又出发去尝鲜了。😋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卢嘉欣-背包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