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有没有试过用粗陶壶泡普洱?那感觉简直就像用砂锅炖肉——香气是出来了,但茶汤里全是土腥味。这可不是我瞎说许多茶友都踩过这个坑,粗陶看似古朴其实对普洱茶的需求特别高,用不好好茶都能给你糟蹋了。
你是不是也以为随便找个粗陶壶就能泡出普洱的醇厚?醒醒吧。大部分人都搞错了。
其实粗陶泡普洱是能行,不过前提是你要选对粗陶。市面上90%的粗陶壶都太"透气"了,就像你穿件漏风的衣服过冬——保暖性差得很!普洱茶需要稳定的高温来唤醒内质,而粗陶的孔隙率往往在15%-20%,远高于紫砂的5%-10%热量流失太快,茶汤自然发虚。
应对方案?找那种烧制温度在1100℃以上的粗陶,带点"窑变"效果的那种,保温性会好许多。我有个朋友去年花了3000块买的粗陶壶,结果泡普洱还是寡淡无味,最后发现那壶根本没达到足够温度。
你有没有闻到过那种...嗯...类似挖出来的湿泥土的味道?其实这就是粗陶的"原味",粗陶的原料是陶土里面含有大量铁质和杂质,就像你炒菜用的铁锅没开过,炒啥都带铁锈味一个道理。
应对方案?新买的粗陶壶务必用茶叶煮过!不是开玩笑我亲自试过用5克老茶加2000毫升水,小火煮1小时重复3次,土腥味能去掉80%以上。有个茶商告诉我他们店里所有粗陶都要煮7天才能出货,这操作你敢信?
说实话粗陶泡绿茶?别浪费好茶了!绿茶讲究鲜爽粗陶的高孔隙率会让绿茶的香气跑光光,就像你把鲜花插在漏水的花瓶里——好看是好看,但活不了多久。
最适合粗陶的是黑茶和岩茶!黑茶比如六堡茶需要粗陶的"透气"来转化汤感;岩茶比如大红袍,粗陶能凸显它的矿物感。我去年在武夷山看到茶农们用的都是粗陶,他们说粗陶能让岩茶"返砂",这词儿你听过吗?
你有没有纠结过同样是泥巴做的壶为啥紫砂贵那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紫砂的气孔是双向的,既能透气又能保温就像你穿的那件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冲锋衣。
数据对比粗陶的导热系数是0.8-1.2W/(m·K),紫砂是0.3-0.5W/(m·K)。这意味着啥?用粗陶泡茶水温每分钟下降3℃紫砂才降1.5℃,所以假使你泡的是需要高水温的茶,比如生普粗陶或许不是选取。不过!粗陶胜在便宜啊100块能买到不错的紫砂起步价就要500+。
其实养壶没那么玄乎别听那些说要用特定茶养的说法。就像你天天用同一个杯子喝水,杯子也会变色一样自然。
正确做法?只用泡一种茶比如你专泡熟普就别拿它泡绿茶了,每次泡完茶用茶汤润一下内壁自然晾干,别用洗洁精!我有个同事养壶养了3年,壶内壁居然长出了"银霜",这效果你见过吗?
你有没有见过卖几千块的粗陶壶?这简直就是暴利!其实大部分粗陶都是批量生产的,成本不过几十块卖到几百上千,这中间的利润啧啧。
不过话说回来粗陶确实有它的独到性。就像我去年在景德镇看到的,那些手艺人用传统方法制作的粗陶,每一件都有独有纹理此类"不完美"反而比流水线产品更有魅力,你想想用这类壶泡茶是不是感觉更接地气?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年轻人着手喜爱此类"有瑕疵"的东西了?粗陶或许就是下一个风口。
其实看就能预判未来。他们那种"侘寂"审美不就推崇这类不完美的美吗?粗陶的质朴感恰恰符合现在人返璞归真的需求。不过要留意未来粗陶也许会被过度商业化,就像现在紫砂一样你可得擦亮眼睛。
你有没有遇到过粗陶壶漏水?其实那是正常现象就像你穿雨鞋还怕水进一点一样多余,不过要留意倘使倒置后水流不止那壶或许真的有疑问。
小技巧:用粗陶泡茶时提议水温比平时高5℃-10℃,因为热量流失快, 别用粗陶泡茶饼碎渣简单堵塞孔隙就像你用粗滤网过滤豆浆,最后网都堵死了。我有个茶友就因为用粗陶泡老茶头,结果壶彻底这教训,你记住了吗?
茶类 | 适合度 | 起因 |
熟普 | ★★★★★ | 粗陶能软化茶汤 |
岩茶 | ★★★★☆ | 凸显矿物感 |
绿茶 | ★★☆☆☆ | 香气易散失 |
粗陶不是万能壶但用对了,胜过紫砂!记住这几点你也能泡出惊艳的茶汤。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