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茶友分享:我是怎么把烘干成本砍一半的!
哈喽各位茶友!我是老王一个在茶山滚打摸爬十几年的制茶人,今天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普洱茶毛料烘干那些事儿,当初我刚着手做茶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花了不少冤枉钱不说,还差点把好茶搞砸了,现在想想真是吃一堑长一智啊!
许多新手朋友或许觉得,烘干不就是把茶叶弄干吗?用烘箱、烤箱不就行了吗?大错特错!
普洱茶毛料烘干可不是简单脱水,它直接作用茶叶的香气、口感和后期转化,温度太高茶味就没了;温度太低,又简单发霉。而且不同季节、不同湿度的茶叶,烘干方法都不一样。我当年就吃过这个亏一批发来的毛料因为烘干不当,最后只能低价化解心疼得我啊!
经过无数次的落空和摸索,我总结出了这套简单实用的烘干方法。别看步骤简单里面可有不少讲究哦!
摊晾散热:新采的毛料不能马上烘,要先摊开晾一晾散去表面水分和热气。我一般会把茶叶摊在竹席上,厚度不超过5厘米。
小技巧:用手指捏一下茶叶感觉有点韧性但不会断,就差不多能够了。
去年夏天我收了一批雨水茶,当时急着赶工期没好好晾散就急着烘干,结果有股青味一直散不去,最后只能当次品应对了,真是血的教训啊。
分段控温烘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分阶段更改温度。
我刚着手用那种老式烘房,温度控制不精准经常烤焦一批,后来改用带温控的设备,情况就好多了。不过设备贵啊小作坊哪买得起?后来琢磨出个办法用几个温度计拆开放随时监测,虽然麻烦点但省了不少钱。
注:详细温度要依照茶叶湿度和季节更改,不能死搬硬套。
定时翻动:每20-30分钟翻动一次保证受热均匀。我有个老伙计他喜爱用竹棍轻轻翻动,说这样不会损伤茶叶。
收尾工作:当茶叶冷却后用手指捏一下,感觉脆硬但能碎开就差不多好了。这时候要赶紧装袋密封,避免吸潮。
记得有一次我烘到快完结的时候去接了个电话,回来发现茶叶有点干了,赶紧更改温度但还是亏损了不少。所以啊烘干这活儿一刻也不能分心。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温度控制+时间把握。下面分享几个我常用的省钱小技巧:
疑问 | 应对方案 | 省钱效果 |
---|---|---|
设备太贵 | 自制简易烘房用木炭加热,配合温控装置 | 成本缩减60%左右 |
温度不均 | 用风扇辅助自制简易循环 | 缩减废品率约30% |
人工成本高 | 简易翻动工具缩减体力消耗 | 节省人工成本约25% |
刚着手做茶那会儿我租了个小作坊,烘干设备都是租的一季下来成本高得吓人。后来我琢磨着能不能本身改装个设备?于是找了个老木匠做了个带通风口的木箱,里面放几个电热管外面加个温控器。虽然样子土了点但用起来还真不错!
还有个技巧就是利用早晚温差。夏天的时候我会把快要烘干的茶叶放在院子里,利用夜晚的低温让茶叶慢慢冷却定型。这样不仅省电茶味还更醇厚呢!
烘干是普洱茶制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看似简单实则很有讲究,我分享的这些方法都是自身实践总结出来的,虽然不完美但确实帮我把成本降了不少,品质也稳定了许多。
做茶就像做人要用心,要耐心。别怕落空每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期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帮到各位茶友,让大家都能做出好茶喝上好茶。
👍 祝大家制茶顺利茶香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