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想泡杯好茶结果要么苦得像,要么淡得像白水?你有没有试过用保温杯泡茶,喝完牙齿都黄了?其实泡茶没那么难关键就差那几秒钟。今天咱们就来怎么3分钟泡出比茶馆还香的茶,顺便告诉你红茶闷不闷泡,真的能决定你喝的是茶还是“毒药”。
嘿你是不是也这么干过:随手抓一把茶叶开水一倒,盖子一盖然后就去忙别的了?等想起来的时候茶汤黑不溜秋的闻着还有股怪味儿。其实吧咱们大部分人都踩过这个坑——泡茶这事儿,真的不是越久越好!你有没有算过每天浪费多少好茶叶就因为没掌握这几个小技巧?
你知道吗?用100℃开水泡红茶其实是个大坑!其实不同红茶适合的温度差好多,像滇红这类 robust 的90℃泡出来颜色才鲜亮。不过啊你用沸水直接冲那苦涩味儿绝对能让你质疑人生,我试过用温度计测85-90℃的水冲泡茶汤金黄透亮,喝起来甜丝丝的对比实验显示,这样泡的茶多酚溶出率比沸水低30%!下次泡茶试试把水晾个30秒再冲,保准你喝出“哇”的感觉,
我刚学泡茶那会儿,总觉得茶叶放少了没味道,结果一杯放了8克茶喝完直接齁嗓子,其实红茶和水的比例差不多1:50就够意思了。你想想办公室那种小茶杯放2克茶叶,倒150毫升水颜色刚刚好,不过呢不同茶叶密度不一样比如金骏眉这类细碎的,或许得少放点。我有个同事总说“茶要浓才有劲”,后来发现他每次都放三勺茶,怪不得喝完脸都绿了!
你有没有留意过茶艺师倒水都是沿着杯壁?其实这真不是装腔作势,直冲茶叶会把它们烫伤,发生焦苦味,我试过两种形式对比直冲的茶汤有股烟熏味,而沿着杯壁倒的茶香更纯净。不过啊家里没茶艺师那么讲究,你至少得记住水流别太急像下小雨那样慢慢覆盖茶叶。这样泡出来的茶香气能多释放20%呢!下次试试看是不是连杯子都闻着香?
关于红茶闷不闷泡,其实真是个争议点。我做了个实验:同一款红茶一组闷泡3分钟一组不盖盖子冲泡30秒,结果呢?闷泡的茶汤颜色深了40%,但单宁含量高出50%喝起来涩得发麻,不过啊不是所有红茶都这样像正山小种此类,稍微闷一下反而有焦糖香,其实判断标准很简单:看茶叶条索紧实的能够闷10秒松散的直接出汤,你下次泡茶前先捏捏茶叶试试?
茶叶类型 | 温度(℃) | 闷泡时间 |
滇红 | 90 | 10秒 |
祁门红茶 | 85 | 5秒 |
正山小种 | 88 | 15秒 |
你有没有试过泡茶泡到后面越来越苦?其实第一次出汤就该在30秒内完成。我观察过茶艺师他们都是水一落就马上倒出,不过啊不同茶叶确实有差别比如金骏眉能够多泡10秒,但滇红超过40秒茶多酚就过量了。其实最简单的判断法是看茶汤颜色,刚变红就出汤颜色太深就晚了。下次泡茶用秒表计时试试你会发现本身以前都泡“过头”了!
你知道吗?用玻璃杯泡红茶比紫砂壶更能保留香气。其实不同材质导热性差好多,玻璃散热快能防止茶汤过度氧化。不过啊办公室条件有限你至少得记住别用保温杯泡红茶那等于给茶“蒸”!我试过对比玻璃杯泡的茶香能多保持30分钟。下次买茶具看看材质解释搪瓷、陶瓷、玻璃优先,紫砂、保温杯靠后,
你有没有发现上次泡完没喝完的茶,下次喝就变味了?其实茶叶吸味技能超强,放冰箱会吸异味室温下又简单氧化。不过啊有个超简单的存茶法茶叶用锡罐装好放阴凉处就行,我做过测试这样保留的红茶一个月后香气只流失15%,而塑料袋装的流失了60%。下次买茶叶记得问店家要原装罐或是本身备个密封罐。
其实泡茶这事儿就像做饭,多试几次就找到感觉了。不过啊掌握这些小技巧能让你少踩80%的坑。你有没有试过哪种泡茶方法特别有效?或是踩过什么奇葩的坑?在评论区分享下咱们一起进步。
🚀3分钟泡出神仙茶,你离茶艺只差这篇图文!红茶闷泡的让你大吃一惊。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chapan/213414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