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圈老规矩,各时期名称大盘点!必看解析+省钱秘籍,快上车!
你是不是也好奇为啥普洱茶能从古至今一直火到今天?(别问问就是越陈越香)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普洱茶圈的老规矩,特别是各个时期的名称和茶品,看看怎么选茶不踩雷还能省下一笔钱,(省钱才是硬道理)
那时候的普洱茶还叫“普洱府茶”因为茶马古道的兴起,它成了关键的交易商品,(那时候的茶马古道就是古代的站)
虽然那时候还没现在这么讲究,但已经有人着手种茶、卖茶了。
到了明朝普洱茶着手有了新花样——紧压茶!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饼茶、砖茶这些,(这一步直接让普洱茶走上巅峰)
茶叶不再只是散着卖而是打包成块,方便运输和保留。
清朝是普洱茶进展的鼎盛时期,这时候普洱茶分成了生茶和熟茶两大类。
而且那时候的普洱茶已经名声大噪,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还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这波操作真的有点东西)
清王朝还专门设立了普洱府,负责茶叶的管控与出口。
这个时期是普洱茶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知名的茶庄,比如同庆号、宋聘号、车顺号等等。
这些茶号不仅有意识,还开始用内飞和大票来标记茶叶,保证品质。
当时普洱茶的产量也达到了高峰,光是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一年就能产7万多担干茶。(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整个云南都在喝茶)
从1909年之后普洱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印级茶和七子饼茶。
印级茶是指那些带有印章的茶饼,而七子饼则是现代普洱茶的代表形式。
尤其是七子饼从1970年始风靡全国,成为了很多茶友心中的“白月光”。
说到中期茶不得不提大益和下关。
大益中期茶一般指的是2004年、2005年、2006年的茶,熟茶已经去掉了堆味开始展现陈韵,茶气更浓;生茶则苦涩味缩减,口感更清爽。
不管是喝还是收藏都是不错的选取,而且价格也比较亲民,(钱包友好型选手)
下关中期茶则更多集中在明末清初,那时候的普洱茶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受到外国人的喜爱。
普洱茶的名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最早的银生茶到后来的普茶再到现在的普洱茶。
“普洱”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714年的《元江府志》中,描述的是“性温味香异于他产”,(这波文化输出真的牛)
还有些名字听起来挺奇怪的,比如滇青、云南青其实都是指晒青毛茶,也就是生普洱的原料。
而紧压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叶压成饼、砖、沱等形状,方便运输和储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普洱茶市场越来越开放,私营企业也纷纷加入进来。
现在市面上的普洱茶种类越来越多,有生茶、熟茶、老茶、新茶、山头茶……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要是你想要入手若干经典老茶,还是要多理解历史和。
倘使你是个新手想入手普洱茶,提议从中期茶开始。
比如大益的2004-2006年茶性价比高,品质稳定适合日常饮用。
下关的中期茶也值得一看,尤其是那些有历史感的老茶,味道更醇厚。
但要留意别被“老茶”这两个字忽悠了,有些所谓的“老茶”其实只是包装好看,实际价值不高。
买茶前一定要多查资料,多问人别图便宜吃大亏。(别让钱包哭晕在厕所)
看完这篇是不是对普洱茶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别急着买茶先搞懂规则)
下次买茶的时候记得多看看历史,别只看包装和价格。(毕竟喝茶不是买椟还珠)
留意我带你解锁更多普洱茶的秘密~(干货满满不迷路)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chapan/200940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