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喝茶不只是喝味道,更是讲究形式,不同的投茶顺序作用着茶汤的口感和香气,今天咱们就聊聊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这三种常见的泡茶手法。
每种不同的投茶方法有其不同的适用茶种类,下面咱们来详细介绍。
操作注入七分满水→撒入茶叶→静待自然下沉
适用茶类:多毫嫩芽绿茶:碧螺春、信阳毛尖(茶毫遇高温易脱落)
上投法主要是冲泡细嫩绿茶,常常是全芽头或是一芽一叶或满身披毫,比如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日照开园茶、都匀毛尖等。
细嫩的茶叶是茶树上刚刚生长出来的新生命,犹如刚出生的婴孩珍贵且几乎没有防御力,冲泡这样的茶上投法能更好地保护茶叶,避免烫伤,
操作:先投茶到杯中再倒水至七分满
适用茶类: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较为粗老的绿茶
因为这些茶叶比较耐泡,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来释放茶叶中的香气和营养成分。
采用下投法能够让茶叶与水充分接触,从而更好地提取茶叶中的有效物质,让茶汤更加浓郁醇厚。
不过下投法简单致使水温过高,烫坏细嫩茶叶所以不适合用于名优绿茶。
操作先注水1/3投茶浸润后再注水
适用茶类:龙井、碧螺春等中等嫩度绿茶
中投法结合了上投法和下投法的优点,既能控制水温又能保证茶叶充分舒展。
它适合那些既不太嫩也不太老的茶叶,让茶香和滋味都能得到良好释放。
上投法先水后茶
上投法是指在泡茶时先注入热水再放入茶叶。这类方法常常用于那些简单漂浮且不易沉底的茶叶,比如嫩芽较多、较为细嫩的新茶。
当热水注入杯中时茶叶会随着水流缓缓展开,仿佛舞动于水中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下投法:先茶后水
下投法是指先放入茶叶,一次性注入沸水至七八分满的方法。此法主要优点是简便但有较多不足之处:
若用较低水温冲泡则又难以泡出茶味。
时间:上投法首泡1分钟下投法首泡45秒,后续每泡递增10秒。
器具:透明玻璃杯既能赏茶舞,又能控浓度。
实验证明采用“上投法+低温”与“下投法+高温”的对比冲泡,同一款碧螺春的茶汤鲜爽度与香气浓度差异可达30%。
这类差异正是茶道“看茶泡茶”的精髓。
三种投茶法各有千秋。
上投法清新淡雅中投法平衡适中,下投法醇厚浓郁。
依照不同的绿茶品种和个人喜好,选取合适的冲泡方法能让你的绿茶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记住好茶需要用心对待,简单的投茶途径也能带来不同的品茶体验。
从今天着手即使是同一款茶,不同的人冲泡出来为什么香气、口感、滋味都会大不一样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冲泡手法不一样而已。
绿茶的冲泡方法有许多,投茶法就是其中之一。
明代张源的《茶录》中就确定指出:春秋两季则用中投法夏季则用上投法,冬季则用下投法。
同一款茶依照季节的不同,泡法也应随之更改。
从茶叶特性到冲泡手法,从器物选择到品饮礼仪,儒家所倡导的秩序、等级、中庸等思想,皆在一盏茶汤中得以生动呈现。
茶叶嫩度:上投法与下投法的选择根基。
茶叶嫩度是决定冲泡形式的关键因素,而不同嫩度的茶叶在水中的表现,恰如儒家所强调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细嫩的名优绿茶适合上投法;粗老的茶叶,适合下投法。
其实泡茶就像做人,讲究的是合适与适度。
掌握这些投茶技巧才能真正体会到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