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普洱茶大跌已成行业基本认知。“现在不是大行情”,大观茶叶经纪人赵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不建议现在做短期投资。”而在大益行情网、普洱行情网也能看到,无论是市场热度还是价格,大益、今大福等头部做金融属性茶的均遇冷。

市面上的作为投资品的一般都是普洱茶。普洱茶易保存、没有保质期且越久越香,这些特点让它具有了超高的收藏价值。而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保存完好的老茶非常稀缺,使得它的价格不断上涨。据说,陈年的顶级普洱茶市场价值真的会高达几十万一片。由此,普洱茶就成为了“金融茶”的交易对象,可以收藏,也可以炒作。

央广网北京12月10日消息(记者卜叶)“茶价一夜从5万跌到2000,500多名茶商损失几亿元”“售价5万元/提的茶叶,商家只愿意8000元回购”,这个寒冬一则金融茶的“热”新闻冲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搜。 近日,有投资者反映,在广州市昌世茶茶业(以下简称“昌世茶”)购买的茶叶价格几天内一落千丈。

而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人物,是“大益茶”的吴远之。2004年,国营老牌茶厂勐海茶厂改制,“金融老炮”吴远之拿出1个亿,买下了勐海茶厂的控制权。既然是金融界的精英,当然就有金融界的玩法,于是吴远之把金融界的那一套,照本宣科搬到了茶叶上。最初的时候,大益茶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款普洱茶,也没什么特殊之处。为了重振普洱茶行业,从08年开始,吴远之豪砸5500万,包揽下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黄金广告时段,之后又模仿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策略,用高调的宣传包装和限量的配货手段打造出“号字茶”系列。不仅把渠道商玩弄于股掌之中,也开启了“茶叶金融化”的新路子。2012年前后,大益开始经销商期货交易模式:只要有货单。

他曾在业内首次提出“茶自古就是一种奢侈品”的观点,并表示要把大益普洱茶打造成为中国的奢侈品。这种言论一直延续下来,经久不衰,成为后来各式各样金融茶“标配”的炒作口号。而金融茶的第一次爆雷源于本世纪初普洱茶的暴涨暴跌。2000年到2006年前后,一些幕后庄家通过各种手段炒高普洱茶的价格,比如。

广州芳村茶叶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普洱茶茶叶集散地,聚集着许多资金充足,喜茶爱茶玩茶的茶商。成百上千款的普洱茶,其价格每日浮动,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跳跃性极大。芳村因而被誉为普洱茶的“华尔街”,资本在这里翻云覆雨,普洱茶仿佛拥有了神秘力量。然而,在这场金融茶的博弈中,胜者能百万,而败者则可能倾家荡产。一件2003年的六星孔雀,竟能拍出高达7200万的天价,令人咋舌。在芳村。

元-6000元之间的普洱茶,品质卓越,尤其是那些保存完好、生态环境优越的名山古树茶,价值不菲。然而,近年来普洱茶市场出现了一些异常波动,价格大涨大跌,甚至出现了所谓的“金融茶”现象。这些高端普洱茶被异化成金融产品,流通盘小,庄家操盘的可能性极大。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江瀚指出。

曾经被视作“茶中茅台”的大益普洱,如今也扛不住了。据市场消息,2021年发布的大益2501普洱方茶,曾经在行情时一度飙升至8000元一件(42片),如今价格腰斩至4000元左右,甚至低于其出厂价。更有甚者,一些不太热门的大益产品,批发价跌回2017年前,投资客纷纷割肉出清,市场哀鸿遍野。一杯茶的金融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