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跟几个茶友聊天发现大家都对普洱茶的采摘标准有点懵圈,我那个刚入坑的表弟上周兴冲冲地买了一堆"一芽二叶"的普洱,结果泡出来味道一言难尽,直呼"踩了雷💣",其实这事儿挺普遍的许多人以为随便摘点嫩芽就行,结果要么太嫩没味要么太老发苦,今天咱就好好唠唠怎么才能挑到真正的"一芽二叶",让咱们的普洱茶香到飞起,🌿
一芽二叶是普洱茶的黄金比例,芽头提供香气两片叶提供滋味,三者的平衡能达到最完美的口感,太嫩的单芽虽然香气高,但茶汤单薄;太老的叶子又简单苦涩,只有一芽二叶这类组合,才能让茶汤既有层次又有厚度,就像做菜要掌握火候一样,茶叶的采摘也是一门学问,差一点都不行。
春茶季(2-4月)是采摘的时间,这时候的茶叶养分最足。但详细还要看天气晴天采摘的茶叶品质,雨天采摘的简单有杂味。我去年去茶山玩亲眼看到茶农们一大早5点就上山,就是为了赶在露水干后、太阳出来前完成采摘,这讲究程度堪比追星抢演唱会门票。
记住三个字尖、短、圆。尖指的是芽头要尖像个小锥子;短指的是叶片长度不超过芽头的一半;圆指的是叶片形状要圆润。新手能够用个小技巧先找到芽头然后数两片紧贴着芽头的叶子,倘使它们像亲兄弟一样抱在一起,那就是标准的一芽二叶。我刚着手学的时候经常数错叶子搞得茶农直摇头,现在想想真是糗大了😅。
手法决定茶叶的完整性!正确做法是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芽头和第一片叶的相连处,一提就下来了动作要轻柔连贯。千万不要像摘菜一样硬扯,这样简单伤到茶树的"命脉"。我第一次看到茶农采茶,那手法简直绝了快如闪电又稳如泰山,后来才知道这需要十年功力,看来我那手笨拙的"薅羊毛"式采摘得练练了!
是的。采下来的茶叶要马上摊开晾干,不能堆叠否则容易闷坏,理想状态是厚度不超过2厘米,每隔半小时翻动一次。我有个茶农朋友告诉我,他们采茶时都带着小竹篓,采满就送到应对间从采摘到杀青不超过4小时,这类"新鲜度"才是好茶的灵魂所在。现在想想那些堆在路边卖的新茶,估计早就没魂了...
采摘部位 | 特点 | 口感表现 |
---|---|---|
单芽 | 只有芽头 | 香气高扬但茶汤单薄 |
一芽一叶 | 芽头+一片叶 | 口感稍显不足 |
一芽二叶 | 芽头+两片叶 | 香气滋味平衡层次丰富 |
一芽三叶 | 芽头+三片叶 | 茶汤浓重苦涩明显 |
最后想说选茶就像谈恋爱,不能只看外表(嫩度)。真正的好茶是芽叶之间的那种平衡感,是采摘时的那份匠心更是从茶山到茶杯的每一步用心。下次再买普洱记得用今天学的技巧保准你也能挑到让人"哇塞"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