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大峡谷到色季拉山,六天时间够吗?有人说太赶有人说刚刚好。其实这趟旅程不仅是风景,更是对自我的挑战。海拔从2000米到4500米气候多变每一步都是未知数。你真的筹备好了吗?
你问六天够吗?我反问你你想看什么?假使只是打卡拍照那足够了,但要是你想深入体验每天或许只能走20公里。其实我第一次去就急急忙忙,结果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比如那天的日出我因为赶路错过了,你说可惜不可惜?
怒江到色季拉山公路弯道多到数不清。我坐车时司机说“这条路一天能吐三次,”其实这话夸张了但确实颠簸,比如有一段路车窗外的风景每分钟都在变,你说刺激不刺激?不过习惯了就好就像我后来都能在车上睡觉了。
路段 | 弯道数 | 平均车速 |
怒江至波密 | 约200个 | 30km/h |
波密至色季拉山 | 约150个 | 40km/h |
从2000米到4500米海拔变化大,我第一次上色季拉山时,头两天头晕得厉害,其实当地人教我深呼吸真的有用。比如有次我在观景台感觉呼吸困难,旁边的大叔说:“慢慢来缺氧是正常的。”你说是不是有点意思?
色季拉山的美不止于照片。我站在山顶风呼呼地吹感觉整个人都要飞起来。其实当地人说的“看山要看魂”,是真的。比如那天的云海我拍了100张照片但总觉得不够表达那种震撼。你说是不是这样?
有人说六天只是走马观花。不过我倒觉得看懂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心境,比如我有个朋友去了一周回来却说“没看懂”,你说奇怪不奇怪?其实的美需要慢慢品,就像品茶一样。
六天足够你爱上。但爱上不等于看懂。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天:怒江出发适应海拔。
第二天:翻越米堆冰川感受冰封世界。
第三天:波密到鲁朗森林公路。
第四天:鲁朗林海徒步体验。
第五天:色季拉山脚下适应。
第六天登顶色季拉山俯瞰南迦巴瓦峰。
引用当地人的话:“来要么三个月要么三天,”六天你选哪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