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普洱茶14个基本常识你还不知道?避开这些坑,解锁新潮品饮技巧!
作为一个喝过不少茶的过来人我深知许多人刚着手接触普洱茶时,真的简单踩坑,今天就来聊聊我亲身经历过的14个普洱茶小常识,期待能帮到你。
先说说我第一次喝普洱茶的经历吧,那是在朋友家他拿出一饼看起来很“老”的茶,说是几十年前的,结果我一喝苦涩得不行差点没喝下去,后来才知道这茶或许只是包装“老”,实际并没有那么好,这就是第一个常识普洱茶不是越陈越香。
再而言说“老茶”这个概念,有些人觉得老茶一定好喝,其实不然,比如我有个亲戚收藏了几块“老茶”结果每次泡出来都带点霉味,还特别苦,后来才知道有些茶在存放期间受潮了,反而坏了,老茶不一定好喝。
还有就是茶饼的“面”和“里”,我曾经买过一饼茶拆开后发现表面是好的,但里面却发黑了。后来才知道有些茶饼内部或许因为密封不好,造成变质。所以买茶的时候一定要留意检查茶饼的完整性。
泡茶的水温也很关键。我以前泡茶总是用沸水,结果茶汤又苦又涩。后来才知道普洱茶尤其是生茶水温不能太高,大概85度左右最合适。泡茶水温太要紧了。
茶具的选择也会影响口感。我之前用玻璃杯泡茶总觉得味道不够醇厚。后来换了个紫砂壶感觉茶汤更顺口了。茶具选择影响口感。
不同年份的茶味道确实不一样。比如我喝过一款2010年的熟普,味道很醇厚;而一款2020年的生普,口感却比较清爽。不同年份的茶味道不一样。
关于“古树茶”我也踩过坑。有人跟我说“古树茶”更好喝,结果我买的那款茶味道并不比普通茶好,甚至有点涩,后来才知道“古树茶”虽然原料好,但加工工艺也很关键。不要迷信“古树茶”。
普洱茶也有保质期不是期储存的,我曾经看到若干商家卖“三十年的老茶”,但其实许多都是假的。普洱茶也有保质期。
茶叶的保留途径也很要紧。我之前把茶放在阳台结果受潮了味道变了。后来学会用密封罐保留,效果好多了。茶叶要存得对。
喝茶别贪多尤其刚接触的人。我有一次喝了太多第二天胃不舒服。喝茶别贪多。
茶叶的颜色不一定代表品质。我以前以为颜色深的就是好茶,结果喝了一款深色的茶,味道却很差。茶叶颜色不等于品质。
茶汤清澈不一定好,有时候茶汤浑浊反而解释茶质好。我有一次喝到一杯茶汤很浑的熟普,味道却特别醇厚。茶汤清澈不一定好。
每个人对茶的口味不同,有的人喜爱浓的有的人喜爱淡的。我朋友就特别喜爱那种清香型的普洱,而我喜欢那种醇厚的。茶的味道因人而异。
我觉得喝茶也要看心情。有时候心情不好喝一杯普洱茶整个人都放松了。喝茶也要看心情。
常识 | 提议 |
---|---|
普洱茶不是越陈越香 | 留意茶的存储条件 |
老茶不一定好喝 | 查看茶的外观和气味 |
茶饼有“面”和“里”的区别 | 采购时检查茶饼完整性 |
泡茶水温太关键了 | 采用85度左右的水温 |
茶具选择影响口感 | 尝试不同材质的茶具 |
普洱茶的世界很丰富但也有很多陷阱。期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帮你少走弯路,找到自身喜欢的茶。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chapan/191688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