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被这个难题问懵过?超市里茶叶柜台前你盯着普洱茶包装犹豫不决,旁边大妈轻飘飘一句“这不是红茶吗?”瞬间让你质疑人生,其实普洱茶和红茶那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儿,今天咱就来把这事儿掰扯清楚,给你吃颗定心丸。
说实话咱也是踩过坑的,第一次买茶叶看中一款普洱结果被导购忽悠成“熟普就是红茶”,回家一喝味儿不对啊,心里那个堵啊,其实这事儿怪不得你市面上确实有将近40%的人搞不清普洱和红茶,不少商家为了卖货也爱打擦边球。你想想每年茶叶市场这么大因为这点误会,多少好茶被埋没了多少茶友的钱包被“温柔地”掏空了!
你瞅见那熟普黑不溜秋的汤色,确实跟红茶有几分神似,对吧?不过其实、其实颜色这事儿真不能当真!就像有人戴个墨镜你能说他是晚上出生的吗?普洱茶(尤其是熟普)那颜色,是经过“渥堆发酵”这个特殊工艺“捂”出来的,跟红茶的自然发酵完全两码事,你下次买茶别光看汤色闻闻香气,红茶是花果香普洱熟茶是那种特别的“陈香”,懂?
普洱茶一听名字你就知道,它老家就在云南普洱市及其周边,那可是大山大河的地方,海拔高,云雾多茶叶自带“山野气”。而红茶呢虽然也有云南红茶(滇红),但像祁门红茶、正山小种这些“大明星”,分布在安徽、福建等地。你想想一个在云南深山一个在江南水乡,这地理距离隔着好几千里呢!就像你老家亲戚能随便认亲吗?
茶叶类型 | 主要产地 | 年均产量(万吨) |
普洱茶 | 云南 | 约8-10 |
红茶 | 安徽、福建、云南等地 | 全国约50 |
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普洱茶分生普和熟普生普是采摘后杀青、揉捻、晒干,然后就能“陈放”了越陈越香,就像个“潜力股”。熟普呢前面步骤类似但多了个“渥堆发酵”,用湿布盖着茶叶让它们“热热闹闹”地发酵个几十天,这过程,你想得多“脏”多“乱”?而红茶呢是萎凋、揉捻、发酵(自然氧化)、烘干,全程干净利落讲究个“快”字诀,你想想一个“慢工出细活”+“高温湿闷”,一个“速战速决”+“自然氧化”,能一样吗?
就像你做菜一个是把肉埋在土里发酵(熟普),一个是现杀现烤(红茶),味道能一样吗?
别听我说你亲自尝尝!红茶入口是那种滑溜溜的甜,像喝果汁,顺口得很适合早上提神。熟普呢喝起来醇厚、顺滑有点“油润”的感觉,喉咙里能感受到一股“劲道”,甚至有点“刮油”的效果,许多老茶友喜爱饭后喝一杯。生普更刺激新茶涩感重陈年生普回甘生津,层次感丰富。这口感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是两个世界!
想象一下:红茶清亮红艳的汤色入口是甜甜的花果香,舌尖一抹温柔;熟普深邃褐红的汤色闻着是陈年的木香,入口醇厚喉咙里暖暖的、滑滑的。感觉到了吗?
普洱茶尤其是生普,特别适合“存着”越存越好喝,价格也水涨船高被茶客们称为“能够喝的古董”。许多茶友家里都存着几饼普洱,期待未来升值。而红茶呢保质期相对短一般1-2年喝完,讲究个“新鲜”不像普洱那样需要“岁月沉淀”。你想想一个是需要时间“”的“活化石”,一个是追求“速食”的“速冻品”,能混为一谈吗?
其实现在市场上也着手流行“老红茶”的概念了,但和普洱的陈化逻辑还是有区别的。不过这倒解释了茶叶的“时间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了。
说真的有些商家为了方便推销,或图省事就直接把熟普划到红茶里,说“这就是红茶的一种”,其实、其实这是一种偷懒的营销办法。就像你卖手机把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都叫“智能手机A型”,能行吗?这样做不仅误导消费者,长期下去对整个普洱茶产业也是不利的。毕竟普洱茶有本身独到的魅力和市场定位。
喝红茶或许更多是享受那份优雅和便利,下午茶时光配点点心,挺惬意。喝普洱尤其是生普更像是一种修行需要静下心来,感受茶汤在口中和身体里的变化,体会时间带来的惊喜。熟普呢则更偏向于日常养生暖胃解腻。它们承载的文化意境是完全不同的,你想想你能用喝咖啡的心情去品普洱吗?恐怕不行吧!
对我而言喝红茶是轻松愉快,喝普洱是沉静思考。它们就像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各有各的精彩但绝不能互相替代。
这确实是茶圈里的一个“小争议点”,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它确实是标准的红茶。而关于普洱茶的分类传统上熟普因为其“后发酵”的特性,常被归入“黑茶”类,不过现在也有观点认为普洱茶(尤其是生普)的特殊性,让它自成一类更合适。不过无论怎么分它都不是红茶,这一点是板上钉钉的!就像你有个双胞胎兄弟,但你俩肯定不是同一个人,对吧?
中国茶叶六大基本分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是基于制作工艺和发酵程度划分的。普洱茶(熟普)的工艺和特性,确实更接近黑茶。
所以啊现在理解了吧?下次再有人问你“普洱茶是红茶吗?”你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告诉他:“No!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茶!”别再被那些“想当然”的说法忽悠了,用心去理解你会发现,每一种茶都有它独有的魅力,值得你去品味。记住选茶如识人不能光看表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