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刷短视频看到好多人讨论十点一刻的冷泡茶,价格是不是有点高?我本来以为是小众高端茶饮,结果发现大家都在说它贵不贵的疑问,我赶紧买了两杯试试结果嘛...一言难尽,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十点一刻到底值不值?
十点一刻的定价确实不低,一杯基础款冷泡茶基本在15-20元区间,他们采用的是"高端定位+品质溢价"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他们想让你觉得这茶不是普通街边茶,而是有格调的饮品,此类定价形式在年轻消费者中很吃香,毕竟现在大家都喜爱"为品质买单"嘛。
我个人觉得此类定价方法有利有弊,好处是确实能筛选出一批忠实粉丝,坏处是倘若品质跟不上,就简单翻车,就像我喝的那杯价格不低但感觉和普通奶茶店差不多,有点不值。
冷泡茶确实比热泡茶成本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冷泡需要更好的茶叶因为低温萃取对茶叶品质需求更高;冷泡茶的制作时间更长,往往需要浸泡6-12小时; 冷泡茶对水质需求也更高,许多会用纯净水或矿泉水。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成本增长真的能完全反映在价格上吗?我个人有点质疑。毕竟现在许多连锁茶饮店也在做冷泡,价格差异并没有那么悬殊。或许十点一刻的定价确实有水分。
我发现十点一刻在不同城市的价格还真不太一样。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杯冷泡茶可能要20多元;到了二三线城市,价格会降到15元左右。这类差异主要是租金和人力成本造成的。
但有意思的是我对比了一下,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用的茶叶和配方好像没啥区别。这就让人有点想不通了,难道只是因为"贵的就是好"的心理在作祟?我老家那边的店15块钱一杯喝起来和一线城市20多的没啥两样,甚至可能更好喝。
城市级别 | 平均价格(元) | 价格差异起因 |
---|---|---|
一线城市 | 20-25 | 租金、人力成本高 |
二三线城市 | 15-20 | 运营成本较低 |
冷泡茶的制作确实比热泡复杂。需要精确控制浸泡时间、水温(常常是常温)、茶水比例等。而且很多冷泡茶还会添加天然酵素或特殊菌种这些都会增长成本。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很多茶饮店都在做冷泡,技术门槛并没有那么高,十点一刻的"特别工艺"可能更多是营销话术。就像我喝的那杯感觉就是普通茶叶长时间浸泡,没啥高科技。这部分溢价我觉得有点高。
十点一刻在营销上确实花了不少钱,尤其是那些网红探店和明星代言,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我看过他们的财报营销费用占收入的比例相当高。
说实话现在谁家不做营销啊?但十点一刻的营销确实有点过头了。我刷短视频十次有八次能看到他们家的广告。此类过度营销让我有点反感,感觉他们更在乎的是赚快钱,而不是做好产品。
冷泡茶因为不含防腐剂,保质期往往比热泡茶短,这确实会增长成本。十点一刻的冷泡茶保质期一般在7-15天,这个区间内需要严谨控制仓储条件。
不过保质期短也意味着新鲜度更高,口感更好。这一点我觉得是值得的。但疑问是十点一刻的价格高不仅仅是因为保质期短,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倘使单纯因为保质期短就收高价,那有点说不过去。
我做了一个小调查问了身边10个朋友对十点一刻价格的看法,结果6个人觉得贵3个人觉得适中1个人觉得便宜,这个结果让我有点意外,毕竟现在大家收入都不低。
后来我琢磨了一下可能是因为现在选取太多了。茶饮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也在做冷泡茶,价格更亲民。相比之下十点一刻的定价就显得有点高了。就像我喝过几杯后感觉没啥特别之处,就不太愿意再花那个钱了。
📊 调查结果:60%认为贵30%认为适中10%认为便宜 📊
十点一刻的冷泡茶价格确实不便宜。虽然有部分恰当的成本因素,但整体来看我觉得性价比不高。倘使你是追求品质、不太在意价格的消费者,那可能觉得还行;但假如你像我一样,觉得奶茶就是奶茶没必要花那么多钱,那还是算了吧。
最后说一句现在茶饮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总有更值得的选取。没必要非得盯着十点一刻不放,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