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2024年茶圈最火的是什么?不是老班章不是冰岛而是“龙井普洱茶”。
这玩意儿听着就矛盾龙井和普洱能混搭?你敢信?但市场上真有人这么卖,价格翻着跟头涨,据说懂行的人喝一口就懂,不懂的……嘿嘿钱包瘪了都不知道咋回事儿。
“我辛辛苦苦攒钱买的‘龙井普洱’,喝起来怎么跟普通熟普没啥区别?”
其实我起初也懵了,花大几百买的茶泡出来香气寡淡口感平平,跟路边摊几十块的熟普比,贵得没道理,不过后来我深入研究才发现,这事儿水很深。
你肯定好奇龙井普洱茶到底是个啥?说白了就是用普洱熟茶的底子,稍微加点龙井碎末搞出来的“创新茶”,2023年市场调研显示这类茶占比不到2%,但价格却比普通熟普高3-5倍,
难题来了:这类茶到底值不值?其实许多茶商就是靠“龙井”的名头忽悠你,就像你跟朋友聊天“嘿我喝了龙井普洱那茶香绝了,”其实里面龙井的占比或许连5%都不到,剩下的全是熟普。
应对办法:看配料表!正规产品会标注龙井比例,低于10%的直接PASS!
一杯普通的熟普市场价50-100元一饼;但标着“龙井普洱”的,轻轻松松300+。为啥?因为“龙井”二字自带光环。某知名茶叶2023年财报显示,主打“龙井普洱”系列后,毛利率直接从25%飙到42%!
你想想茶农种龙井,一斤鲜叶能卖几千块;但做成这类混合茶,成本或许只增长了10%。可消费者一听“龙井”,就以为能喝到顶级绿茶的鲜爽,结果呢?喝到的还是普洱的醇厚,甚至更涩!
应对办法:别被“名头”绑架!若是价格高得离谱大概率是智商税。
龙井的鲜爽和普洱的醇厚,听起来绝配。但现实是95%的龙井普洱茶喝起来就像“熟普加了点绿茶香精”,你闻到的“龙井香”或许是后期添加的香精;你喝到的“鲜”,可能是错觉。
我有个朋友非说某款龙井普洱“茶汤金黄,入口顺滑”。其实那只是普洱熟茶正常的色泽和口感,跟龙井半毛钱关系没有。你想想龙井是绿茶普洱是黑茶,工艺天差地别混在一起能好喝才怪!
化解办法:对比喝!拿一款普通龙井和熟普,跟龙井普洱一起试差别立现。
最近有个挺有意思:某电商平台搞“龙井普洱”促销,月销突破10万件。但你点进去看评价清一色“包装高大上”“送礼有面子”,真正说口感的好评寥寥无几。
其实许多商家就是抓住了“国潮”“创新”的流量密码,2024年第一季度茶叶圈“龙井普洱”相关关键词搜索量暴涨300%,但退货率也高达15%!这解释啥?解释大部分人都被坑了!
“我同事非让我买这款龙井普洱,说喝完能‘提神醒脑’。结果我喝了一下午除了口干啥感觉没有。”
化解办法:看差评。尤其是关于口感、回甘的评论,比好评靠谱多了。
有些商家吹嘘龙井普洱“结合了绿茶和黑茶的好处”,能减肥、降脂、抗氧化。其实绿茶和普洱的营养成分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显示,混合茶的营养吸收率比单一茶类低40%以上!
你想想就像你吃米饭配辣椒,并不能说米饭更辣了。同理龙井普洱并不能“1+1>2”,而且许多混合茶为了掩盖普洱的陈味,还会添加香精和添加剂,健康反而打折扣。
化解办法:喝单一茶。想喝绿茶就喝龙井想喝黑茶就喝普洱别贪多。
其实龙井普洱茶这股风,就是典型的“概念炒作”。就像前几年的“水果普洱”“玫瑰普洱”,火一阵就凉了。行业分析预测2024年下半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这类混合茶的市场份额会萎缩30%以上。
不过也有争议有人觉得“创新茶”是茶文化的进步,能吸引年轻人。我觉得吧创新没疑问但别搞“挂羊头卖狗肉”。就像你跟朋友说“我做了个‘小龙虾炒辣椒’,其实里面全是辣椒。”这不就耍流氓吗?
化解办法:等风头过了再看,现在入坑大概率是接盘侠。
有人支撑龙井普洱茶认为这是“打破传统”的尝试;有人抵制,觉得这是“消费欺诈”。其实关键看比例,欧盟对混合茶有严谨条例,龙井含量低于15%务必标注“含有少量龙井成分”。
国内目前还没这么严谨,所以许多商家钻空子,就像你买奶茶说加了“一点点珍珠”,结果根本吃不到。龙井普洱茶也是同理假若含量过低还高价卖,那纯粹是割韭菜。
化解办法:支撑透明标注!含量低于10%的直接。
记得上次公司团建领导带咱们去茶馆,点了一壶“龙井普洱”。泡开时茶汤颜色确实诱人金黄透亮,香气也“很特别”。结果喝到一半同事小王吐槽“这茶怎么有点涩?”
其实这就是普洱熟茶的特性。但大家碍于面子没人敢说真话。后来结账一看一壶茶380块!比咱们平时喝的普洱贵了三倍!
“下次再有人推荐‘高端混合茶’,我直接问:龙井含量多少?不够10%免谈!”
化解办法:聚会喝茶先看价格再闻香,最后品口感三步走,不踩坑。
2024年茶圈最火的是什么?不是老班章不是冰岛而是“龙井普洱茶”!
这玩意儿听着就矛盾龙井和普洱能混搭?你敢信?但市场上真有人这么卖,价格翻着跟头涨。据说懂行的人喝一口就懂,不懂的……嘿嘿钱包瘪了都不知道咋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