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说到喝熟普洱,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每次抓茶叶都像在开盲盒?放少了味道淡得像白开水放多了,苦涩得质疑人生,别急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熟普投茶量”的玄学。
咱们先从最常见的150毫升盖碗说起,为啥总提盖碗?因为它透明度高能一眼看出茶汤浓淡新手友好型选手。
不过这里要插一嘴:压饼的茶叶要少放。因为泡开之后体积会膨胀,5克饼茶或许泡出来比散茶8克还浓!我上次没留意直接把一整块小饼丢了进去,结果茶汤黑得像墨水喝一口直接“咝——”地倒吸凉气!
茶具容量 | 推荐茶叶量 | 适合人群 |
150ml盖碗 | 5-8克 | 日常饮用 |
200ml紫砂壶 | 7-10克 | 多人分享 |
300ml大壶 | 10-15克 | 家庭聚会 |
熟普这玩意儿水温绝对是个技术活。别看它颜色深其实还挺娇贵的。
100℃沸水是标配!但别直接用刚烧开的水,稍微晾个1-2分钟降到95℃左右,我试过直接用滚烫的开水,结果茶汤又苦又涩喝完感觉喉咙在!
洗茶要快!5秒就够了把第一泡水立马倒掉。这步就像洗脸把茶叶上的灰尘都冲走。
后面每一泡的时间要慢慢加长。比如第一泡15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25秒……这样茶汤浓淡才能保持稳定。
友情提示:假如你用保温杯泡茶(虽然不推荐啦),一定要加满水不然水温降太快,茶都泡不开!我闺蜜就因为这个泡了一下午的茶结果喝起来还是寡淡无味,直呼“智商税”。
👉 第1次:盖碗+5克茶+沸水直冲 → 结果:苦涩苦涩苦涩!
👉 第2次:盖碗+5克茶+晾2分钟的水 → 结果:嗯?好像有点意思!
👉 第3次盖碗+7克茶+正确水温 → 结果:就是这个味儿,醇厚又不苦!
这点真的要敲黑板!空腹喝熟普=作死。别看它名字带个“熟”字,温和得很其实里面含的咖啡碱和茶多酚,空腹喝会刺激胃酸分泌,轻则胃疼重则溃疡复发!
💡 科学替代方案:
我表哥就是胃不好非要早上空腹喝,结果当天下午就胃疼得直不起腰,去医院挂了三天水!现在一提喝茶就摇头说“再也不敢作死了”。
熟普还分老茶头和新茶呢!这俩的投茶量差别可大了去!
老茶头(那种粘在一起像团团的)更耐泡,150ml盖碗放4-5克就够泡十几泡都没难题。而且老茶头适合煮着喝,500ml水+3克茶煮出来的茶汤绵滑得能喝出舒心感!
新茶(刚出厂的)放多点。因为还没完全发酵味道比较寡淡,150ml盖碗至少要6-7克才能泡出味道。
我朋友就吃过亏买了个看起来很“老”的茶头,结果泡了三泡就没味了,还以为买到假货气得直拍桌子!后来才知道有些新茶会用渥堆技术做得看起来像老茶,但实际发酵不够根本不耐泡。
说到省钱我务必得吐槽一下!现在网上卖熟普的动不动就“古树纯料”“珍藏老茶”,价格高得吓人!其实日常喝喝真没必要这么讲究。
散茶比饼茶实惠!同样重量的茶散茶泡起来更方便,而且不简单放坏。
大厂牌的口粮茶就够用了!比如大益、下关这些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不错的熟普,喝起来不心疼。
买小包装试试水,不知道哪种适合本身?就买小罐装的几十克尝尝味道找到喜爱的再买大份。
我当初就是被“老茶”,花大价钱买了个“99年份宫廷熟普”,结果喝起来跟普通熟普没啥区别,气得我直接在朋友圈吐槽:“智商税又交了!”
记住这个比例:1克茶 : 20毫升水
比如你的杯子是250ml那就放12-13克茶,不过这只是理论值实际还是要看茶叶品质和个人口味更改。
说了这么多其实泡熟普也没那么复杂。
最后再啰嗦一句:多试几次你就懂了!每次更改一点点登记下来,慢慢找到最适合本身的那个“黄金比例”。我当初也是泡了十几次才找到手感,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泡出好喝的熟普!
别怕落空别怕浪费(其实浪费不了多少),大胆去尝试吧。毕竟好喝的茶都是泡出来的嘛!
祝各位茶友都能泡出心中的那杯“完美熟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