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一个老茶友经常问的问题——“普洱茶放了十年还能不能喝?”
先说个亲身经历吧。去年我朋友家的普洱茶放了五六年,有一次拿出来泡,发现汤色有点发暗,味道也不像以前那么香了。
其实呀,这可能是存放环境的难题而不是茶本身变质了。所以啊,光靠时间长短判断可不行,还得综合考虑茶叶的状态。
普洱茶真的能越陈越香吗?当然可以!但前提是得存得好。
要是存坏了,那可是白花钱,甚至喝了还伤身。
下面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怎么判断十年的普洱茶到底能不能喝。
普洱生茶的色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再进一步转变为红褐色。
这种变化是由于茶叶中的叶绿素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逐渐分解,而茶多酚等物质在氧化反应中逐渐形成新的色素,使茶叶的色泽逐渐加深。
如果颜色变得灰白、发黑或者有斑点,那就有可能是变质了。
熟茶的话,正常应该是红褐色,如果变成黑色或者发霉的白色,那就要警惕了。
举个例子,我见过一饼存放在潮湿环境中的普洱茶,打开时,那股霉味差点让我把鼻子拧成一团。
存放十年的普洱老茶,其条索会变得相对松散。
正常的茶叶应该紧实,不松不散。
如果条索太松,可能是因为受潮或者存放不当。
有些茶友喜欢用手指捏一捏,感觉干爽才是好茶。
要是摸起来黏糊糊的,那大概率是受潮了。
普洱茶的香气是其品质的重要体现。
优质普洱茶通常有陈香、樟香或枣香。
如果你闻到的是刺鼻的霉味、酸馊味或土腥味,那可能是茶叶变质的信号。
比如我之前遇到过一饼存放在潮湿环境中的普洱茶,打开时,那股霉味差点让我把鼻子拧成一团。
闻一闻,是判断普洱茶是否变质的第一步。
普洱茶的变质判断因素,主要看是否发霉或出现陈味。
保存普洱茶时,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好,避免茶叶发霉变质。
变质后的普洱茶不能饮用,而正常存放十年的普洱茶则可以翻数倍增值。
如果发现茶叶发霉或有陈味,就果断放弃。
不过有些茶友可能会觉得,老茶就是有点“陈”,但这跟发霉完全是两回事。
喝的时候,如果嘴里全是苦涩,或者味道怪怪的,那很可能已经变质了。
普洱茶的汤色也是判断变质的重要指标。
正常的老茶,汤色应该是透亮的,呈红浓或金黄。
如果汤色发黑、发浑,或者有杂质,那可能已经变质了。
我朋友家的普洱茶,汤色有点发暗,味道也不香了,后来才知道是存放环境有问题。
普洱茶会发霉吗?确实有发霉的可能。
特别是南方潮湿地区,存放不当的茶饼特别容易长霉。
我见过不少茶友把茶饼随手放在厨房角落,结果没几个月就长出了绿色绒毛。
一旦茶叶开始发霉或者经过密封后霉味被封闭,打开时便会散发出一种霉味,这是鉴别茶叶是否变质的关键之一。
若茶叶长时间发霉,比如圆铁普洱茶在三十年前已霉变,后被移至干仓储存,虽然型茶表面已无霉味,但泡茶时,茶汤中仍会散发出扑鼻的霉味。
**储存环境真的很重要!**
老茶客们常说,“三分茶七分存”,一块好茶饼的鉴别可藏着不少门道。
普洱茶饼表面那层白霜,其实是茶叶自然氧化产生的“白霜”,不是霉。
但如果白霜是白色的,而且伴有异味,那可能就是发霉了。
白霜不能单凭这个下结论,得结合其他指标一起看。
识别普洱茶是否过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一旦发现普洱茶变质,应立即停止饮用,及时应对。
对于轻质的茶叶,可以尝试晒干、晾干等方法,以减少损失。
普洱茶确实有发霉的可能,特别是南方潮湿地区。
如果普洱茶发霉,那可不是小事,必须处理。
辨别方法很简单:
如果轻微霉变,可以用软刷清理后通风晾晒。
但如果是严重发霉,那直接丢掉吧,别冒险。
预防措施也很简单:
一句话**老茶不是万能的,存不好一样是废茶。**
十年的普洱茶,真的像一个老者将一生温柔娓娓道来,却又不失年轻的活力。
但别忘了,**老茶也怕“老”得不对劲。**
记住,**普洱茶变质可通过外观、气味、口感、茶汤颜色和储存环境综合判断,霉斑、异味、汤色浑浊需警惕。**
送大家一句话:别再迷信“越陈越香”,存好了才真香!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chahu/541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