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茶友小王聊天他一脸懵逼地问我:“老铁为啥我买的普洱茶喝起来总是有点酸酸的?是不是我喝假了?”我当时就笑喷了这问题太典型了!现在市面上普洱茶种类多到爆炸新手一不留神就容易踩坑喝到带酸味的茶。这种酸味有时候像柠檬酸有时候又像酸奶酸喝着怪怪的让人心里直犯嘀咕。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酸味”问题,保证让你以后买茶不再懵!
酸味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制作过程中发酵控制不好二是仓储环境太差,三是冲泡方式不对。简单说,就像做面包放多了酵母,或者放在潮湿地方变质了,茶也一样会“发酸”。有时候也不是坏事,但多数情况确实让人不舒服。
咱们喝普洱茶主要是图它那股陈香和回甘突然来点酸味,就像吃火锅时发现汤底酸了,那感觉简直了!不过也别太焦虑,有些酸味其实是正常现象,比如某些古树茶在特定发酵条件下产生的“蜜兰酸”,反而很受欢迎。关键是要分清是哪种酸。
酸味类型 | 口感特点 | 是否正常 |
---|---|---|
水果酸 | 像成熟水果的酸甜感 | 正常甚至加分 |
霉变酸 | 类似变质的酸臭味 | 不正常,有害 |
当然不是!就像咱们吃柠檬会酸,但没人说柠檬不好吃一样。普洱茶里的“水果酸”有时反而是优点,比如某些生普在陈化过程中会转化出类似梅子或柠檬的酸香,喝起来特别清爽。但若是你闻到的是类似酸奶发酵过头的酸臭味,那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茶叶变质的前兆。
判断标准很简单:闻起来舒服、入口协调、不会刺激喉咙的酸多半没问题;反之就是坏酸了。记住,好茶即使有酸,也是“酸中带甜”,而不是“又酸又涩”。
太对了!仓储简直是普洱茶的“命运判官”。假使茶叶存放在潮湿、通风差的地方,就容易滋生霉菌,产生酸味。尤其是现在南方天气,梅雨季节放不好,几个月就变味了。有些黑心商家会把茶存放在仓库角落,自己闻都不闻就卖出去,消费者喝到酸茶也只能自认倒霉。
理想仓储条件:干燥、通风、避光、无异味。就像咱们存钱一样,茶叶也要“保值增值”,需要好的“存钱罐”。
记住:存茶就像养娃,需要耐心和细心!这个问题问得好!新茶和老茶各有风险。新茶要是在制作过程中发酵控制不好,容易产生“发酵酸”;而老茶倘使早期仓储有问题,酸味可能已经潜伏多年,到你喝的时候才爆发。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容易酸关键看制作工艺和仓储条件。
我个人更倾向于选有信誉的茶厂新茶,虽然价格贵点,但品质有保障。老茶市场水深得很,很多所谓“古树老茶”其实酸味严重,喝起来像“老坛酸菜”,真的不好玩。
这个技巧很重要!正常酸喝起来是“酸得舒服”,比如像喝到柠檬水那种清爽感;坏酸则是“酸得难受”,喝完喉咙发紧,还可能有点恶心。简单说,就是用“身体投票”法:喝完是不是还想再喝?假若答案是“不!再也不喝了!”,那这酸肯定有问题。
专业点说(虽然我尽量不说专业):正常酸是“前酸后甜”,坏酸是“从头酸到尾”。下次喝茶时,注意感受酸味在口中的变化过程。
看情况!若是是轻微的工艺酸,存放几年后确实可能转化成其他风味;但若是是严重的霉变酸,基本没救了,就像牛奶变质了一样,放多久都还是坏牛奶。有些茶友信奉“越陈越香”,结果把酸茶存成“毒茶”,真是哭笑不得。
我个人建议:不确定的酸茶先放一年试试,倘若味道改善就继续存,没改善就别浪费时间和空间了。茶不是越老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的。
可改善的酸 | 轻微的水果酸、发酵酸 |
不可改善的酸 | 霉变酸、严重工艺失误导致的酸 |
当然不一样!就像不同地方的人说话口音不同一样。比如西双版纳的茶可能带点热带水果的酸香,临沧的茶酸味可能更收敛,普洱市(思茅)的茶则可能带点山野气息的酸。这些差异主要来自气候、土壤和制作工艺的不同。
我个人最爱的是布朗山的茶,那酸味像成熟菠萝,喝起来特别爽。不过这只是个人口味你可能会更喜欢其他产区的茶,这很正常,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避免买到酸茶有3个绝招:
可以多找几个靠谱的茶友交流看看他们推荐什么茶。现在网上有很多茶友群,加入后可以一起拼单,既省钱又能避免踩坑。记住,买茶时多闻多问,别怕麻烦,毕竟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