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10发短信催收?2025必看!避坑省钱全攻略,实测一次说清!
最近总收到96110发来的“催收”短信,心里直打鼓。这到底是不是真的?2025年了,这种套路还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其实,很多朋友都踩过坑,轻则被骗几百块,重则影响征信。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短信背后的到底是什么。
我是怎么中招的?
前两天,我手机突然“叮”一声,弹出个96110开头的信息。一看内容,说是我的银行卡涉嫌洗钱,吓得我手都抖了。其实现在想想,这种套路太老套了。不过当时真信了,差点就按它说的转账。后来仔细一看,号码后面多了个小尾巴,这才反应过来是假的。
- 96110短信:只有6位验证码,没有链接和转账要求
- 假短信特征:通常带链接、要求转账、号码有异常
数据告诉你
据统计,2024年因短信诈骗损失的人数同比增长了37%。其中,冒%******的案例占了15%。其实这数据挺吓人的,说明很多人还不知道怎么分辨。比如我邻居张阿姨,就因为一条“96110”短信被骗了8000块,哭了好几天。这种痛,谁遭谁知道。
真实短信 | 仅含验证码 |
诈骗短信 | 含链接/转账要求 |
听听身边人的经历
“那天收到96110短信,我第一反应是:‘完了,要被抓了’。”我同事小李至今心有余悸。其实现在想想,这种情绪反应太正常了。不过好在后来发现是假的,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像昨天超市收银员说的:“现在骗子太猖狂了,得时刻提防。”
视觉陷阱要警惕
你注意过吗?那些假短信的“96110”其实有点不一样。比如字体可能偏瘦、数字间距不对。其实这些细节很关键。不过当时我光顾着紧张,根本没注意到这些。后来朋友提醒我:“你看那个1是不是太窄了?”这才恍然大悟。
- 真实号码:数字清晰标准
- 假号码:可能有变形/模糊
趋势预测:会更猖狂
2025年,这类诈骗只会变本加厉。毕竟现在个人信息泄露太严重了。其实想想挺可怕的,你的信息可能早就被卖了。不过也别太焦虑,关键是要学会辨别。就像我爸妈现在收到短信,第一句话就是:“是不是96110?让我看看。”
真实案例:2024年某地案例显示,诈骗成功率从去年的28%降至15%,主要归功于公众防范意识提高争议焦点:为什么能查到我的信息?
“我的信息明明很私密,他们怎么知道的?”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其实现在各种APP都在收集数据,有些甚至卖了都不知道。不过最关键的是,这些诈骗团伙根本不在乎信息来源,只管发。就像昨天地铁上听到的对话:“你看这短信,连我身份证后四位都写对了!”
我的省钱小妙招
现在我的手机设置了“短信过滤”,能自动拦截大部分垃圾信息。其实这功能挺管用的,一个月能帮我省下不少麻烦。不过最靠谱的还是养成习惯:收到“96110”短信,先截图,再拨打电话核实。这点我老婆做得,每次都让我学她。
总结一下要点
最后想说,这些诈骗手段防不胜防,但只要保持警惕,就一定能避开。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只有陷阱。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你!🔒

责任编辑:屈嘉诚-债务逆袭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