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从火焰山的炙热到鲁朗的云雾缭绕,这跨度简直让人头皮发麻!吐鲁番的葡萄架下乘凉,转眼间就能在鲁朗的森林里呼吸负氧离子,这趟旅程不是简单的A到B而是从火炉跳进仙境,刺激不刺激?
其实许多人才发现从吐鲁番到鲁朗,不是直线距离那么简单,你也许会想“坐吧”,不过朋友现实是根本不通,要么自驾要么大巴要么包车,数据显示自驾需要约48小时大巴则要56小时,难题来了你真的能连续坐车两天两夜?我的一个同事硬扛大巴,结果到拉萨直接高原反应进医院了,化解方法?分段走!先吐鲁番到西宁歇一天再西宁到拉萨,最后拉萨到鲁朗这样既安全又舒服。
吐鲁番海拔低鲁朗呢?平均3100米,你敢信?许多人才到鲁朗就着手头晕恶心其实、其实这很正常,对比一下拉萨海拔3650米鲁朗相对友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对方法?提早一周着手吃红景天,到鲁朗后第一件事就是慢走,别剧烈运动,我有个朋友硬是跳下车狂奔结果当天晚上高烧不退。记住高原不是你家后院悠着点!
你或许会觉得“我有钱就行”,不过数据会给你一击:全程下来人均预算至少8000元。其中油费/路费占30%住宿占25%,餐饮占20%门票和杂费占25%。对比一下假使你选取穷游或许连一半都到不了。我的提议?提早设定详细预算表比如西宁到拉萨段住宿选青旅,拉萨到鲁朗段住民宿。这样既能省钱又不作用体验。
你有没有这类经历:计划好的一切最后全乱套?比如明明计划下午到鲁朗,结果堵车堵到晚上。其实这很常见因为川藏线路况多变。数据显示鲁朗到拉萨段堵车概率高达40%,应对方法?行程留足弹性比如计划3天到的地方,预留5天时间,我去年去就因为多留了两天刚好遇上雨季塌方,不然真回不来了。
从吐鲁番的瓜果到鲁朗的藏餐,口味跨度堪比跨年!你或许会说“我什么都吃”,不过到了高原高盐高脂的藏餐也许会让你肠胃,化解方法?带点家乡的方便食品比如辣条、榨菜。我在鲁朗时就靠这些度过了一周不然真受不了天天糌粑和酥油茶。 多带葡萄糖路上随时补充。
吐鲁番夏天热到40℃鲁朗秋天或许零下5℃。这类温差你敢信?很多人才到鲁朗发现短袖根本穿不了。解决方法?分层穿衣!内层速干中层抓绒外层冲锋衣。我有个同学硬是带了个羽绒服结果鲁朗天气好到穿不住,最后还闷出一身痱子。记住高原天气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从维吾尔族的热情到藏族的高冷,文化冲击或许让你懵圈。比如在鲁朗你或许会发现当地人不爱笑。其实他们不是不友好只是表达方法不同。解决方法?多看少说尊重当地习俗。我在鲁朗时就因为自觉学了几句藏语,当地人反而对我特别热情。记住旅行不仅是看风景更是体验不同生活办法。
从吐鲁番的5G覆盖到鲁朗的偶尔有信号,此类落差你受得了吗?数据显示川藏线沿途信号覆盖率不足50%。解决方法?多买几个流量卡或是带个卫星电话。我去年去就因为带了备用卡在珠峰还能和家人视频。 提早离线地图不然真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有人认为此类长途旅行纯属折腾,不如直接飞拉萨。不过我务必说这类观点太短视了!沿途的风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才是旅行的灵魂。数据显示80%的游客认为长途自驾比飞机更值得回味。我的观点?旅行不是目的地的打卡,而是路上的故事集。吐鲁番到鲁朗这条路,你走过才算真正活过。
当你在鲁朗的森林里看到第一缕阳光,你会突然理解:这趟折腾太值了,吐鲁番的葡萄甜鲁朗的空气更甜。现在问你一句:筹备好出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