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铁们!这次我可要给大家分享一次超级棒的旅行体验,我是从新疆伊犁出发的哈萨克族小伙,这次带着家人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湖北恩施的梭布垭石林,这趟旅行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哈萨克风情和石林奇观的碰撞简直太震撼了。
说起这次旅行那还得从去年冬天说起,那时候咱们几个朋友在奶茶店聊天,突然聊到旅游,我本来想去草原结果一个朋友强烈推荐梭布垭石林说那里的石头奇形怪状,比喀斯特地貌还好看,我起初还有点质疑毕竟咱们新疆的景色也够绝了,但他说保证不后悔。
出发前一周我表弟打电话说他也想加入,结果咱们临时加了两个成员,行李又重新打包了一遍,这类临时变动在哈萨克族家庭旅行中太常见了,大家总是说走就走这就是咱们民族的特点嘛。
从伊犁到恩施坐飞机+转车的经历简直是一言难尽,我表弟第一次坐飞机紧张得不行😅一直问我飞机会不会掉下去,我安慰他说放心吧哈萨克族的骑手连马都驯得服服帖帖,这点高度算什么!
🚗 在上咱们几个哈萨克族小伙忍不住唱起了《都达尔和玛丽亚》,结果车厢里好多人跟着鼓掌,有个湖北的老奶奶还问我们是不是在唱土家族的山歌,我们笑着说这是我们的传统民歌。
在恩施市区住的那晚我们特意去了土家族特色餐厅,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他们的腊肉做法和哈萨克族的有点相似,都是用烟熏的形式保留。我试着用哈萨克语和老板交流,他居然能听懂几个词原来他们也有本身的游牧历史。
第二天我们去石林的时候,我特意穿了白色毡帽。一个当地向导看到后说:你戴的这个帽子跟我们土家族的相似,只是颜色不同。
我仔细一看还真有点像!
终于来到石林了!我表弟一进去就喊:哇!这石头怎么长得跟新疆的雅丹地貌有点像,但又完全不同。
他说得对梭布垭的石林确实有它独到的魅力。
🌿 石林里的奥陶纪岩石形成过程太神奇了,导游说这里已经有4亿多年的历史。我们走在石头之间感觉就像在时间的隧道里穿梭。我特意带了哈萨克族的望远镜能看得更清楚那些石头的细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骆驼峰和仙女望月这两处景观。骆驼峰真的像一匹骆驼,而且我们哈萨克族有个传说,说这是古代一位骑手变成的。站在仙女望月前我忍不住唱起了哈萨克民歌,朋友们都笑了说这地方太适合吟诗了。
留意事项 | 提议 |
---|---|
石林地形复杂 | 穿防滑鞋带小手电 |
民族饮食差异 | 提早理解尊重当地习俗 |
高原反应 | 备好氧气瓶慢慢适应 |
旅行中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美食了。在恩施我们既品尝了土家族的合渣、腊肉也把我们带来的哈萨克族奶疙瘩和风干肉分给大家。没想到他们都喜爱特别是那个老奶奶吃了风干肉后说这跟我们的腊肉味道很像,但更香,
最有趣的是我们用哈萨克族的手抓肉和土家族的合渣一起煮创造了一道"民族团结菜"。虽然味道有点奇怪但大家都说好吃😂 这就是旅行的乐趣吧!
旅行不或许一帆风顺。第三天我们去清江漂流时我表弟的相机掉水里了。我们都急坏了结果一个当地小伙子跳下去捞了上来,还好只是有点湿。我们拿出风干肉感谢他,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吃到这类食物,感动得不行。
🌊 漂流完结后我们在河边野餐。我拿出带来的马奶酒大家轮流喝了一口。有个年轻人说这味道像他奶奶做的土家族米酒,虽然不同但都是用自然发酵的传统工艺。
还有一次我们迷路了。在山里走了好久遇见一位放牛的老爷爷,我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和哈萨克语混合交流,他居然能听懂大部分。最后他带我们回了村子,还请我们吃了刚烤好的土豆。这类陌生人之间的温暖,是旅行中最珍贵的回忆。
这次从伊犁到恩施的旅行,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多样性的美。哈萨克族和土家族虽然相隔遥远,但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回新疆的路上我们几个朋友都在讨论下次去哪里,有人提议去湖南有人想去广西。我呢已经着手计划下一次的民族文化交流之旅了。毕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 这次旅行让我理解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文化的碰撞。当我们放下偏见真诚地去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时,会发现世界原来这么美好。
倘若你也是哈萨克族或是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我强烈推荐你去梭布垭石林看看。那里不仅有奇特的石头,更有等待你的惊喜。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们一样,在旅途中收获意想不到的友谊和文化体验!
用一句哈萨克谚语完结这次分享路途遥远但脚步不停;世界广阔,但心灵相通,
✨
编辑:恩施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enshike/134819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