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闺蜜给我寄了一盒“特级新会小青柑普洱茶”,包装得那叫一个豪华价格也是贵得让人咋舌,我本来以为是啥神仙好茶,结果泡出来味道平平无奇,还差点送给了楼下的保安大叔🤦♀️,这让我忍不住想这些所谓的“特级小青柑”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难道咱们都被商家忽悠瘸了?今天我就来跟大家扒一扒,这类茶到底是个啥情况。
在深入探究之前咱们先来理解几个关于小青柑的基本知识点,搞清楚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许多人以为小青柑就是普通的柑橘,其实不是的,它特指那些还没完全成熟的柑橘,个头小,颜色青绿所以叫“小青柑”。这类未成熟的柑橘皮更厚实,香气也更特别不像成熟柑橘那么甜腻,我个人觉得这类青涩的感觉还挺有特色的,但说实话第一次喝确实有点接纳不了那个微苦的味道🤢。不过也有人特别喜爱此类“生猛”的感觉,就像吃牛排要三分熟一样,各有所爱吧。
说到新会那可是小青柑界的“顶流”产区。就像普洱茶要认准云南一样,小青柑就得认准广东江门的新会,这里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柑橘生长,产的柑橘皮香浓、油室多,做出来的小青柑特别有层次感。不过呢现在市场上许多都不是真正的新会柑,有些商家会用其他地方的柑橘冒充,价格却照收不误。我那闺蜜寄给我的那盒,后来查了一下标注是新会产的,但喝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估计是被“李鬼”坑了😠。
别看它叫“小青柑”里面装的可是正经八百的普洱茶!这就像披萨里面有奶酪一样,是标配。不过这里的普洱茶也是有讲究的,有的用生普有的用熟普,有的用陈年老茶。我个人比较喜爱生普的清爽感,熟普喝起来有点齁得慌,像喝似的🤢。而且我发现一个疑问有些商家为了减低成本,会用劣质普洱填充但外面包装得跟高档货一样,喝起来茶叶味都被柑橘盖住了,这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啊!
看到“特级”两个字是不是觉得这茶肯定好到飞起?其实“特级”主要是指用的柑橘品质更好,比如个头均匀、表皮油亮、无虫眼等。但说实话此类分级标准有点模糊,就像衣服标签写着“优等品”,实际上或许也就比“合格品”好一点点,我那盒“特级”小青柑,开启一看柑橘大小不一,有的还有点发黄这“特级”来得也太随意了吧!感觉就像小时候考试老师随便给个“优”一样,并没有什么实际标准。
小青柑的价格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便宜的几十块钱一盒贵的几千上万都有!我那盒就花了将近200块,结果喝起来感觉跟超市卖的那种几十块的没太大区别。这让我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段子“同样是茶叶为什么有的卖几十有的卖几万?”确实这里面水分太大了。我个人觉得小青柑这类东西贵的不一定好,但便宜的或许确实有疑问,所以提议大家在采购时,别盲目追求高价适合自身的才是的。
价格区间 | 品质特点 | 适合人群 |
---|---|---|
50元以下 | 品质一般可能有填充物 | 尝鲜者 |
50-200元 | 品质中等口感尚可 | 日常饮用 |
200元以上 | 品质较好可能有年份茶 | 送礼或收藏 |
小青柑可不是随便泡就能喝的,这玩意儿还挺讲究!正确的冲泡办法应是先用热水烫一下柑橘然后倒掉水再注入热水慢慢浸泡。这样既能激发柑橘的香气,又能让普洱茶慢慢释放,不过说实话我试了好几次感觉差别不是特别大,可能是我手法太糙了😅。而且有些商家还会推荐用特殊器具冲泡,比如“柑普杯”这简直就是“智商税”啊。普通玻璃杯也能喝何必那么复杂呢?
冲泡小贴士: 别用太烫的水直接冲,简单把柑橘烫坏作用口感。温水慢慢泡效果更好!
小青柑也有年份之分就像红酒一样,年份越久越值钱。理论上而言普洱茶越陈越香小青柑也是同理,但我发现一个疑问:有些商家为了抬高价格,会故意把年份写得很高,实际上可能就放了两年。我那盒写着“5年陈”喝起来感觉也就1年多的样子,味道还很冲,此类“虚标年份”的行为真的让人很无语😤。所以大家在买的时候别太迷信年份自身尝尝最要紧!
经过这一番研究我的结论是:特级新会小青柑普洱茶值不值得买完全看个人需求!
最后我想说喝茶嘛,开心最要紧!别为了追求所谓的“特级”而花冤枉钱。就像我那盒小青柑虽然贵了点但至少让我长了见识,也算是“花钱买教训”吧😂,大家有什么关于小青柑的奇葩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咱们一起避坑!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chapan/225747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