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表哥花了两千多买了一饼勐海古树普洱,结果泡出来味道跟超市二十块的没差多少,气得他直接把茶饼摔了🤯,这已经不是个案了身边好多茶友都踩过类似的坑,云南普洱市场水深得很,古树、纯料、山头这些词听着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跟"智商税"没啥区别,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钱?怎么才能不被坑?
古树茶≠好茶,古树指的是树龄在100年以上的茶树,理论上根系深、吸收养分多,理论上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更高,但实际口感差异真的不大,许多商家拿"古树"当幌子卖天价,我喝过的几款所谓"300年古树",味道跟普通大树茶没啥两样,甚至有些还更涩更苦。关键在于种植环境和制作工艺,不是树龄决定一切。记住树龄只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
简单粗暴的方法:看价格。真正的纯古树茶价格不会低,低于300元一饼的十有八九是假的。但价格高也不代表真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作假手段层出不穷。我提议直接舍弃追求纯古树,选取"大树茶"或"生态茶"更靠谱。另外能够观察茶汤颜色,古树茶汤色多数情况下更透亮,但这个需要经验积累。最实在的方法是:多喝多对比形成本身的口感记忆库。
勐海贵有贵的道理但不是绝对的。勐海地区气候特别茶树生长环境优越历史上就是普洱茶核心产区。但现在的"勐海茶"许多是外地茶青运过去加工的,本质还是拼配茶。真正的好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勐海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价格高更多是溢价和营销炒作,比如那些什么"明星同款"、"监制"的,听听就好。提议优先选取小厂精品性价比更高。
这句话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真理,普洱茶确实有后发酵过程,存放得当会转化得更醇厚。但前提是:原料要好、工艺要正、存储要规范。很多劣质普洱放十年味道只会变得更差,跟臭袜子没区别,我有个茶友存了十年的茶,开启一股霉味直接扔了。记住:不是所有普洱都适合存放,有些茶新喝更好比如部分清香型生普。盲目追求老茶只会交更多学费。
避坑三板斧第一不要信任"捡漏"神话,便宜没好货是真理;第二,选取信誉好的商家小作坊风险高;第三,学会看包装和防伪标识,现在假茶技术很高很多大厂产品都有防伪标签,但也不能完全信任,我提议:先从知名入门建立信任后再尝试小众。另外能够留意部分专业茶评号,但也要保持判断毕竟口味很主观。
倘若你只是想喝点好茶,不必执着于"古树"、"勐海"这些标签。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性价比高的普洱,比如部分小产区的大树茶,价格亲民口感也不错。记住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误区 | |
---|---|
古树=好茶 | 口感差异不大工艺更要紧 |
越老越香 | 劣质茶放十年更差 |
大=好茶 | 很多是拼配茶 |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普洱茶水深但不是不能玩,关键是要放平心态从几十块的小罐茶着手,慢慢建立自身的品鉴体系。等真正找到本身喜爱的风味,再考虑提升装备也不迟。毕竟喝茶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证明自身有多懂茶😉。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chapan/091826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