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市场水深如海一不留神就踩坑,你买的茶真的值这个价吗?今天老茶客掏心窝子告诉你,这三类茶千万别碰不然血汗钱打水漂。
其实现在许多茶友特别是新手,特别喜爱追所谓的“爆款”,比如前阵子那个什么“古树纯料”,直播间里喊得震天响卖到2000多一饼,不过你想想云南那么大真的有那么多的古树茶?其实数据很吓人市面上99%的“古树纯料”都是忽悠人的。我有个朋友去年就被坑了,花了大几千买的茶泡开一看,香气淡得像白开水口感更是寡淡得很,真是气得他直跺脚。
化解方案:别被营销!买茶前多问几个为什么,看看茶叶底好的古树茶叶底肥厚有韧性,差的就薄得像纸片。记住价格虚高的一般都有疑问!
普洱茶越陈越香但有些商家就喜爱玩年份游戏,我见过最夸张的一饼写明“95年”的茶,结果送去检测年份才10年不到!这简直是把茶友当耍啊!要知道普洱茶的转化是有规律的,比如75421989年的和2010年的,香气、汤感差别大得很,喝起来感觉就像隔了两个世界。不过现在有些茶商就喜爱在年份上动手脚,把新茶当老茶卖价格翻几倍!
年份 | 价格对比(7542) |
1989年 | 5000元/饼 |
2010年 | 800元/饼 |
化解方案学会看茶饼的“身份证”!比如看茶饼的松紧度、茶汤的颜色,老茶常常茶汤红浓透亮,新茶则偏黄绿,实在不放心就找信誉好的商家或是买带防伪标识的茶。
现在普洱茶圈流行各种“概念茶”,什么“山头茶”、“纯料茶”、“古法制作”……听得人头都大了。不过你仔细想想这些概念真的有价值吗?比如“班章王”动辄上万一饼其实大部分都是拼配茶,真正纯料的少之又少,我有个茶友就中招了花了一万块买的“班章王”,结果喝起来和普通的勐海茶没什么区别,真是欲哭无泪!
化解方案:别被概念绑架!好茶的标准很简单:香气纯正、口感顺滑、回甘持久。与其纠结那些虚无缥缈的概念,不如多花时间品鉴找到真正适合本身的茶。
普洱茶的价格波动很大,有些茶的价格涨得让人咋舌。比如去年那个“陈年普洱王”,拍出了近10万一饼的天价,其实品质也就那样纯粹是炒出来的。不过普通茶友买茶还是要理性一点。我有个同事看到别人都在抢购某款茶,他也跟风买了结果后来才发现,那款茶在茶农手里才卖几百块,真是冤大头!
解决方案记住好茶不贵贵的不一定好!多对比几家看看市场行情不要盲目跟风。若是一款茶的价格远高于同类产品,那就要小心了。
现在有些普洱茶的包装做得特别精美,什么檀木盒、丝绸包装,看起来高大上得很。不过你想想这些包装的成本有多高?其实许多都是商家用来抬高价格的手段。我见过最夸张的一饼茶本身不值钱但加上一个豪华包装,价格直接翻倍真是让人无语!
解决方案:包装只是“外衣”茶的品质才是“内里”!买茶时别被华丽的外表迷惑,多留意茶叶本身的香气、口感和汤色。倘使商家只强调包装那就要小心了。
普洱茶的种类许多有些茶是特定产区、特定工艺制作的,假如出处不明品质就很难保证。比如有些茶号称是“易武茶”,但实际或许是其他地方的茶冒充的。我有个朋友就买过这样的茶,喝起来味道怪怪的后来才知道是假的!
解决方案:买茶前多掌握一下产区和工艺。比如易武茶的香气以花香为主,口感柔和;而班章茶的香气则以蜜香为主,口感刚烈。多对比多品鉴就能分辨出真伪。
有些普洱茶为了追求迅速转化,会实行过度发酵这样的茶喝起来口感会很差,比如有些熟茶发酵过度茶汤颜色黑得像酱油,喝起来还有一股霉味真是让人倒胃口。
解决方案:好的熟茶茶汤应是红浓透亮的,香气是陈香而不是霉味。假如茶汤颜色太深或是有异味那就要小心了。
普洱茶的存储很要紧倘若存储不当,品质就会大打折扣,比如有些茶存放在潮湿的地方,简单发霉;有些茶存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简单变质,我有个茶友就因为存储不当,一箱茶全报真是心疼得要命。
解决方案买茶时一定要问清楚存储条件。好的普洱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地方。假使商家难以提供存储证明,那就要小心了。
避开这些坑你的普洱茶收藏价值才能翻倍,记住,好茶不贵贵在品质不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