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茶友们!我是老王,一个在茶山滚了二十多年的老茶农。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普洱茶制作中那个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萎凋程度。别看这事儿小,弄不好可真影响茶的品质啊!
先说说啥是萎凋。简单说,就是茶叶鲜叶采摘回来后,摊开晾晒,让水分慢慢蒸发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普洱茶的风味形成至关重要,但很多新手朋友总是把握不好那个度。
生活小案例
去年有个朋友刚入行,晒青叶时晾得太平板,结果茶叶边缘都晒焦了,做出来的茶一股糊味。后来我教他用手摸叶片,感觉有点软但还有弹性,就是恰到好处。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没有绝对标准答案,但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可以给大家一个大概范围:
茶叶类型 | 理想含水量 | 萎凋时间 |
---|---|---|
春茶 | 约60-65% | 4-6小时 |
夏茶 | 约55-60% | 3-5小时 |
秋茶 | 约50-55% | 2-4小时 |
记住:春茶要稍干,秋茶要稍湿,夏茶介于中间。这是最基本的参考。
过来人经验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总用电子秤测水分,后来发现太麻烦。现在主要靠经验,用手摸、用眼看,误差其实不大。记住:茶叶是有生命的,不能完全量化。
我有个客户就因为萎凋过度,做出来的茶喝起来像喝老药水,完全没了茶应有的鲜爽感。
实测效果提升3倍!
去年我尝试用定时器每隔20分钟检查一次,发现茶叶状态变化比我想象中快。这样调整后,成品茶的好评率真的提升了差不多3倍!而且坏掉的茶叶少了,成本也降下来了。
不同产区的茶叶特性不同,萎凋程度也有差异:
产区 | 特点 | 萎凋建议 |
---|---|---|
临沧 | 茶气足 | 可稍干 |
勐海 | 香气高 | 稍湿润 |
易武 | 口感柔 | 保持弹性 |
我在勐海做茶时,发现那里的茶叶香气特别高,所以萎凋时不敢太干,否则香气就没了。
省钱攻略
刚开始做茶时,我总买进口水分测定仪,后来发现一个5块钱的湿度计配合经验判断,效果不比几千块的仪器差。关键是理解茶叶的变化规律,而不是依赖机器。
关于普洱茶萎凋程度,我总结了几点:
最后想说的是,萎凋是门技术活,也是门艺术。我做了二十多年茶,现在还经常调整自己的方法。记住:茶叶是有生命的,用心去感受,比任何标准都重要。
希望这篇分享能帮到大家!如果你也有关于萎凋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