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很多茶友,尤其是刚接触普洱茶不久的朋友,可能会遇到这个问题:“陈皮普洱茶,这陈皮到底算不算普洱茶的一部分?”答案很简单:不是。陈皮不是普洱茶,它是一种柑橘类水果的干燥果皮但经常和普洱茶搭配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茶饮。
想象一下,你吃个橘子,剥下来的皮,晾干放久了,就有点那个意思了。陈皮,特别是像新会陈皮这种有名的,本身就有药用价值和独特的香味。它不是茶叶,更不是普洱茶。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熟普是人工渥堆,生普是自然陈化)制成的。
那为什么它们要搞到一块儿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很流行的搭配——陈皮普洱茶。这可不是随便放一块儿,而是有讲究的。通常是用特定产区的普洱茶(比如熟普,因为口感醇和,更容易和陈皮融合)和陈年的陈皮一起在特定的工艺下(比如一起蒸压成饼,或者单独存放但一起冲泡)组合起来。
我有个朋友,他爸就特喜欢喝这种陈皮普洱。他说,一开始不懂,觉得就是加点橘子皮,味道怪怪的。 后来他爸给他讲,这陈皮得是好年份的,和好的普洱放一起,泡出来的味道那叫一个“香”!陈皮的甘香和普洱的醇厚混在一起,特别解腻,而且对身体也好,特别是冬天喝,暖暖的。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搭配,而不是说陈皮“属于”普洱。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直接。 陈皮本身不是茶叶!
再强调一遍陈皮,就是柑橘(主要是柑类的)成熟果实剥下来的皮,经过特定的加工和储存陈化一定年份后形成的。它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材料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广东,用得特别多,煲汤、做菜、泡水、入药都可以。
比如广东凉茶里就经常有陈皮,说是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我以前感冒咳嗽痰多的时候,我妈就会煮点陈皮水给我喝,放点冰糖,味道是有点苦,但确实感觉喉咙舒服点了。
陈皮不是茶叶,它是柑橘皮。它之所以和茶扯上关系主要是因为它能和茶(尤其是普洱茶)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带来独特的风味和功效。大家常说的“陈皮普洱”其实是“用陈皮搭配的普洱茶”,就像“牛奶咖啡”是“用牛奶搭配的咖啡”一样。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你想想市面上那些瓶装、罐装的“普洱茶饮料”,和咱们平时泡的、或者茶馆里喝的“真·普洱茶”,那感觉完全是两码事。
原料可能不一样。真正的普洱茶,讲究的是云南特定区域的特定茶树品种。但茶饮料为了成本和规模化生产,用的茶叶原料可能就比较普通,甚至不一定是云南大叶种,或者用了拼配、等级较低的茶叶。
工艺天差地别。普洱茶有复杂的制作和陈化过程,讲究“越陈越香”。茶饮料呢?它需要快速萃取茶汤然后经过过滤、调配(加糖、酸、香精等)、灭菌、灌装等一系列工业化流程。这个过程会破坏普洱茶原有的很多风味物质和口感层次。
我以前也买过超市里的“普洱茶饮料”,味道嘛,有点茶味有点甜,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后来有次朋友请喝了他自己存的生普,那茶汤颜色、那回甘生津的感觉、那独特的陈香,和饮料一比简直不是一个世界的东西。饮料顶多算是“茶味饮料”,尝个口感解解渴很难体验到普洱茶本身的韵味。
再者风味和口感完全不同。真正的普洱茶,无论是生普的鲜爽、回甘还是熟普的醇厚、顺滑,都有其复杂的层次和变化。茶饮料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往往追求口感一致和甜爽,可能会添加香精来模拟某种“茶香”,加糖来提升甜度。喝起来可能“好喝”,但喝不出普洱茶那种独特的“山头气”、“陈韵”或者“樟香”什么的。
还有一个关键点,营养价值可能也不同。普洱茶里的一些有益成分,比如茶多酚、咖啡碱等,在工业化处理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部分。而且,很多茶饮料为了好喝,糖分含量不低喝多了可能还有额外的热量负担。
项目 | 传统普洱茶 | 茶饮料中的普洱茶 |
原料 | 云南大叶种为主,讲究产地和年份 | 可能来源多样等级不一,或非云南大叶种 |
工艺 | 杀青、揉捻、晒干(生茶)或渥堆发酵(熟茶),后陈化 | 快速萃取、过滤、调配(加糖、酸、香精)、灭菌、灌装 |
风味口感 | 复杂、层次丰富、有独特茶气(生普/熟普各有特点) | 相对单一、追求一致口感,可能偏甜,风味模拟 |
目的 | 品饮、收藏、养生 | 解渴、休闲、享受便捷的“茶味” |
所以啊,下次看到“普洱茶饮料”心里要有数,它和能喝出岁月感、喝出山头味的普洱茶,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喜欢喝茶还是尽量喝点真正的茶吧!
希望这些能帮到你!喝茶是个慢慢体会的过程,多喝喝,自然就能品出其中的不同了。😊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