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茶友们!今天咱们唠唠放久的普洱生普那些事儿。这玩意儿放得越久越香,但也容易翻车。别急,我来给你捋捋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保证你看完心里有谱,少走弯路!
这得看情况!放得好的普洱生普,时间就是魔法师。刚入门的茶友可能会觉得新茶涩,放个几年,那苦涩味就慢慢退了,回甘和香气反而越来越明显。我个人觉得,放个5-10年的生普,那滋味简直绝了,喝一口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但要是保存不当,那可就完犊子了,可能变成“酱油汤”味儿,谁喝谁尴尬。
记住:不是所有生普都适合长期存放,有些茶本身底子就差,放多久也没用。
这可是门技术活!首先看外观,好茶放久了颜色会变深,但不是发霉那种黑。干茶闻起来应该有陈香,不是霉味。泡开看汤色,应该是红浓透亮,不是浑浊的。喝起来口感要顺滑,不能有酸味、杂味。我第一次喝放久的普洱,差点被“劝退”,后来才知道那是“仓味”,不是坏茶。现在想想,当时真是个小笨蛋😅。
判断标准 | 好茶特征 | 坏茶特征 |
---|---|---|
外观 | 颜色自然变深 | 发霉、有白点 |
气味 | 陈香、樟香 | 霉味、酸味 |
口感 | 顺滑、回甘 | 涩、杂味重 |
注意:所谓的“越陈越香”是有前提的,不是放得越久越好!
当然会!但不是你想的那种“坏掉”。普洱生普在转化过程中,茶叶内的物质会发生变化,这本身不是坏事儿。但如果保存不当,比如受潮、见光、有异味,那可就完蛋了。我有个朋友,存了几年的普洱,结果家里漏水,全毁了,那叫一个心疼!所以说,存茶是个技术活,不是随便放放就行。
变质的主要表现:
如果只是轻微的“仓味”,洗几遍茶就能改善,不算严重问题。但如果是发霉,那必须扔掉,别心疼!
这可是重点中的重点!记住几个原则:干燥、通风、避光、无异味。具体怎么做?找个陶罐或者紫砂罐,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千万别放冰箱!我之前就犯过傻,把茶放冰箱,结果串味了,喝起来一股子冰箱味,简直想骂娘🤬。
🌡️ 保存要点 🌡️
如果你是新手,别急着买贵的茶存,先找个老茶客请教,或者从几十块钱的口粮茶开始练手。存茶是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
这问题就像问甜粽子好还是咸粽子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个人觉得,新茶清爽,老茶醇厚,各有各的好。新茶适合夏天喝,解腻;老茶适合冬天,暖胃。我老婆就喜欢新茶,她说老茶味道太“重”,我倒觉得老茶更有层次感。
不过从性价比来说,我觉得新茶更划算。老茶虽然好,但价格高,而且真假难辨。我有个同学,花大价钱买了“老茶”,结果专家一看,说是新茶做的假老茶,气得他直拍大腿!所以说,不是越老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的。
小贴士:刚开始喝普洱,可以从3-5年的茶入手,这个年份的茶口感比较平衡。
这可是个大坑!现在市面上假老茶太多了,专坑新手。怎么避免?记住几个字:多看、多问、少买。多看是指多了解真正的老茶是什么样子的,多问是指多请教有经验的人,少买是指别冲动消费。
具体来说,看包装、看茶饼、看茶汤、问价格。真正的老茶价格不会低得离谱,如果遇到“捡漏”的好事,多半是陷阱。我表哥就吃过这个亏,花几百块买了个“80年代”的老茶,结果专家鉴定,说是2000年的茶,气得他差点高血压!
避坑三字经:
泡茶也是技术活!放久的普洱生普,因为转化充分,所以泡法要和新的有点区别。水温要高,用沸水;洗茶要快,别闷太久;出汤要快,尤其是前几泡。我刚开始泡老茶,老是泡出“酱油汤”,后来请教了茶艺师,才知道是自己闷茶太久了。
泡老茶,茶水比例可以适当增加,比如1:20。而且老茶耐泡,可以多泡几次。我有个习惯,泡老茶喜欢加个盖碗,能更好地激发香气。不过这个因人而异,你觉得怎么好喝就怎么来!
泡茶要素 | 老茶建议 | 新茶建议 |
---|---|---|
水温 | 100℃沸水 | 95℃左右 |
洗茶 | 快速冲洗 | 可稍长 |
出汤时间 | 前几泡快 | 可稍慢 |
最后提醒一句:泡茶是享受过程,别太较真!
这真是个玄学问题!一般来说生普放个5-15年口感比较好,但具体还得看茶。有些茶放个3年就很好喝,有些则需要更长时间。我喝过一款茶,放10年左右正好,苦涩味褪去,回甘明显,香气也出来了。但另一款茶,放15年反而有点“水”,少了点韵味。
别被“越陈越香”忽悠了。放多久喝,还得自己试试。我建议新手可以买点不同年份的茶,自己对比一下,找到自己喜欢的口感。我个人比较喜欢7-10年的生普,这个年份的茶,口感和价格都比较平衡。
年份参考表
最后说一句:存茶是为了更好地喝,别为了存而存。记住,好喝才是硬道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