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茶友群里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讨论普洱茶的评审标准。我前两天去茶叶市场想买点好茶结果被各种包装和价格搞晕了头。卖家嘴皮子上下翻飞什么"古树茶"、"纯料茶"、"陈年茶"说得天花乱坠,最后我还是一脸懵逼,差点花了冤枉钱。这年头,买普洱茶比找对象还难,一不小心就踩坑。幸好最近整理了这些关于普洱茶评审标准的干货,现在总算能看懂点门道了!
普洱茶评审标准可不是随便写的,它是由相关部门制定的一套。这套标准主要包括外观、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这五大方面。就像我们平时给人打分一样,只是更专业、更细致。比如外观就分条索、色泽、净度等小项,每一项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我第一次看标准时,感觉就像看天书,密密麻麻的条款看得我头都大了。不过慢慢琢磨,发现这些标准其实挺实用的,能帮我们避开很多坑。
评审项目 | 主要内容 | 重要性 |
---|---|---|
外观 | 条索、色泽、净度 | ★★★★☆ |
香气 | 纯正度、持久度 | ★★★★★ |
滋味 | 醇厚度、回甘度 | ★★★★★ |
说到感官指标,这绝对是普洱茶评审的核心。简单来说就是靠我们的鼻子、嘴巴和眼睛来判断茶的好坏。香气要纯正,不能有杂味;滋味要醇厚不能涩口;汤色要明亮,不能浑浊。这些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特别是对新手来说,鼻子一闻,啥味儿都闻不出来;喝一口,也说不出什么感觉。不过别灰心就像学开车一样,多练练就能找到感觉。我刚开始时也分不清什么是"陈香",什么是"霉味",现在至少能大概分清了,虽然还是不敢说自己是专家。
普洱茶最特别的就是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风味,所以不同年份的评审标准也不一样。新茶要评它的鲜爽度,老茶要评它的陈化程度。就像人一样,年轻人看活力,老年人看气质。新茶若是香气太闷,滋味太淡那肯定不行;老茶假若香气太杂,滋味太弱,那也不行。我在市场上见过很多号称"陈年普洱",打开一闻,一股仓库味儿,根本不是正常陈化,而是储存不当导致的。所以年份不是越老越好而是要看它陈化的好不好。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商家就喜欢忽悠不懂的人。
这可是个技术活,也是很多茶友的痛点。现在市面上假的普洱茶太多了,什么"古树茶"卖到天价结果发现是台地茶。辨别真伪主要看:包装、茶汤和叶底。包装上要看生产日期、厂家信息是否完整;茶汤要看是否清澈;叶底要看是否完整。特别是叶底,很多的地方都从这里露出马脚。我有个朋友就买过假的"古树茶",泡开后叶底一看,全是碎末,哪里是什么古树。所以记住,真东西不怕你仔细看,假东西越看问题越多。有时候咱们的眼睛就是的评审师。
说到陷阱和套路,那可就多了。什么"纯料古树"、"手工制作"、"限量珍藏"这些词听多了,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其实很多都是营销话术,跟茶本身关系不大。特别是那些包装得花里胡哨的茶,往往内里一般。还有所谓的"监制",很多都是请来挂个名。我在一个茶叶展上见过一个"",面前堆满了他的"作品",结果一问,连基本的茶知识都说不清楚。所以记住,买茶看茶本身,别被那些花哨的名头忽悠了。有时候简单包装的茶,反而更真实。
最后分享几个我的省钱心得。第一不要迷信价格,贵的未必好;第二多尝多试,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第三,找可靠的渠道,别贪小便宜。记住买茶就像找朋友需要时间和耐心去了解。希望这些分享能帮到正在迷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