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我表弟小王被催收搞到失眠,整个人都憔悴了。他说刚开始只是电话提醒,后来就升级到天天轰炸,甚至把他的信息发到社交媒体上。这还不算完,催收人员还威胁要上门,搞得他家邻居都以为他欠了。我听着都替他捏把汗,这年头借钱容易还钱难啊!特别是像南京诚易贷这样的平台,逾期3个月后催收手段更是让人头皮发麻。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看看普通老百姓到底该怎么办。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真的!刚开始可能只是电话提醒,但到了3个月大关,催收人员会采取更激烈的方式。我表弟就经历了电话轰炸、短信轰炸,甚至收到了"传票"(后来发现是假的)。这种全方位的感,真的能把人逼疯。特别是那些利用恐惧心理的威胁话术,什么"再不还款就起诉你"、"会查封你所有财产"等等,虽然大部分是吓唬人的,但听着还是让人心慌。这就像打游戏到了Boss关,难度直接提升到地狱级!
这个规定在《催收行为管理规范》里有明确说明。平台在时会让借款人填写紧急联系人,逾期后确实可以联系他们。但注意催收人员只能询问借款人联系方式是否正确,不能透露借款人的欠款情况,更不能要求他们还款。我表弟的催收就踩了红线,不仅联系了他父母,还说了他欠钱的事,导致家里鸡飞狗跳。这种"杀熟"的操作真的太缺德了,等于把人最后的体面都剥夺了。
上门催收不是你想来就来!首先必须是本人同意或者有授权,其次不能在晚上10点后或者早上8点前去,还不能在借款人工作单位或公共场合进行。南京诚易贷的催收就曾想半夜上门,被我表弟报警才作罢。不过有些不良催收会找各种理由"软上门",比如说是物业或社区人员上门"关心"。这种操作真的很恶心,既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又让人难以拒绝。
这个是重灾区!我表弟就遇到催收人员把他的欠款信息发到社交媒体群聊,还@了他的好友。这种行为已经违法了,严重侵犯个人。根据《个人信息保》,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公开、泄露借款人的个人信息。但现实中,有些催收为了施压,会故意"不小心"泄露信息,这种操作真的让人无语凝噎。咱们得记住,自己的信息就是自己的命,谁都不能随便拿去当武器!
起诉是合法的,但得走正规流程。不是催收人员说"要起诉你"就真的要起诉了。正规流程是平台先向提交材料,受理后会向你发送传票,然后才是开庭。我表弟就收到过"传票",结果发现是P的。这种吓唬人的把戏,咱得学会辨别。真正要起诉的话,会通过渠道送达文书,不会通过催收人员转手。记住这一点,能过滤掉90%的吓唬话术。
催收人员确实可以录音,但必须提前告知你。正规平台的催收会在通话开始时说"通话将被录音,请确认"。如果没说就录音,这个录音可能不被采信。我表弟就遇到一个催收突然开始录音,他还以为对方在监视他。录音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有些催收会威胁把录音发给你亲友,这就不行了。咱得知道,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但威胁发录音就是威胁行为,可以。
不是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根据规定,年化利率超过24%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就算你逾期了,催收也不能加价。我表弟的贷款利率是15%,逾期后平台加了10%的罚息,已经接近红线了。有些不良平台会利用"滞纳金"、"服务费"等名目变相提高利率,咱得学会看合同细节。记住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长黄金,利率高得离谱的贷款千万别碰。
这个权利很多人不知道!上门催收的,你有权要求他们出示工作证件和授权委托书。电话催收的,有权要求对方报上姓名和所属机构。我表弟就因为这个躲过了一次"假"上门。有些催收人员会冒充、律师等身份施压,但真让他们出示证件就怂了。记住,面对催收要冷静,该问的问,该要的要,自己的权利必须守护住!
催收行为 | 是否合法 | 应对方法 |
---|---|---|
电话提醒 | 合法 | 记录通话时间内容 |
联系紧急联系人 | 部分合法 | 要求对方提供授权证明 |
上门催收 | 有条件合法 | 确认对方身份和授权 |
公开个人信息 | 违法 | 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 |
最后想说,借钱要谨慎,还款要及时。但万一真的遇到逾期催收,记住:你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是保护你的武器,理性是战胜恐惧的良药。希望这篇分享能帮到正在被催收困扰的朋友们,咱们评论区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