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哥们儿,想从四川盆地一路狂飙到雪域高原?别急着出发先看看这趟“死亡之途”到底有多难,海拔差2000米温差40度还有那要命的高反,你真的扛得住吗?
其实许多人根本没当回事儿,觉得吃点红景天就万事大吉。不过数据摆在这儿:泸州市平均海拔300米拉萨呢?3650米。这可不是爬个楼梯那么简单。我亲眼见过一个哥们儿,刚到羊八井服务区就瘫倒在地,嘴唇紫得像茄子。化解办法?提早一周着手吸氧别笑这招真管用!我在2019年进藏时就带着便携式制氧机,结果在纳木错边看星空时,居然能跟藏民喝酥油茶吹牛。
你那辆在成都市区堵车堵到冒烟的SUV,到了高海拔路段或许比不过一辆破面包车,别不信去年G318线上有辆宝马X5直接趴窝在折多山口,维修师傅说发动机被稀薄空气“噎”住了。我的提议?要么租辆本地车要么把爱车送去做高原调校,记得2018年我朋友带他的保时捷卡宴进藏,结果在芒康县被交警拦下,人家直接说“这车在这儿跑跟拖拉机没区别。”
项目 | 泸州市 | 拉萨市 |
海拔 | 300米 | 3650米 |
氧气含量 | 21% | 12% |
常见车型 | 城市SUV/轿车 | 高原皮卡/老款越野 |
别以为川藏线就是一路风光,收费站的表情包比风景还多,甘孜州境内平均每100公里就有一个收费站,而且价格是平原地区的3倍!我在理塘县吃过一次亏,以为加油便宜结果92号汽油8块8一升,当场想哭。其实省钱很简单:带足学会跟当地人砍价不过别太过火,藏族同胞可记仇得很。
从雅安往西走手机信号会像过山车一样忽强忽弱。更扎心的是许多藏区加油站居然不支撑移动支付!去年有个上海来的姐,在巴塘县加油站排了半小时队,最后因为没带只能眼睁睁看着油箱空了一半,我的经验?筹备一个能插高原插座的充电宝,而且要那种军用级别的,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的充电宝曾在唐古拉山口被冻成冰块还照样能用。
你平时爱吃辣?到了高原试试看!我有个重庆朋友在拉萨点了个藏餐结果放了整整一勺干辣椒,他说那是“用生命在吃辣”。其实肠胃难题最怕的就是饮食不规律,我在色拉寺附近的小摊吃过一次藏面,结果因为太香又加了三勺辣椒,半夜在帐篷里翻江倒海,那感觉,啧啧比高反还不适。
泸州的青旅床位才50块,到了林芝市?一张床位200起步,而且条件还或许不如你家厕所。我在波密县住过一次“豪华标间”,窗户漏风、马桶漏水老板还笑嘻嘻地说“高原嘛就这样。”不过话说回来那种被群山环抱的夜晚,听着牦牛打鼾的声音入睡,确实挺难忘的。我的提议?提早在藏民家预订价格或许便宜30%还能蹭到酥油茶。
你朋友圈里的拉萨全是蓝天白云,其实更多时候是阴天和沙尘暴。我在羊卓雍措边等日出,结果等来了一场“高原雾霾”,能见度不到5米。更可怕的是紫外线我在米拉山口被晒脱皮,那感觉就像被火烤第二天照镜子,觉得本身像刚从烤炉里爬出来,我的化解法?买那种能遮住鼻子的防晒霜,别笑这招真救过我。
地图上标着泸藏距离1200公里,你以为是2天就能搞定?其实正常开车要5-7天还不算堵车和修路,我在新都桥附近亲眼见过一辆货车翻车,致使整个路段封了整整3天。其实时间规划有个小窍门:把每天车程控制在200公里内,剩下的时间用来适应海拔和欣赏风景。不过话说回来那种在山顶看到彩虹环日出的瞬间,真的值回票价。
其实现在已经有科技公司着手研发高原自适应车辆了,据说能依照海拔自动更改发动机功率,不过我觉得再智能的设备也替代不了当地人给你的那份温暖。去年我在昌都县迷路一个藏族阿妈硬是把我带回了家,还给我灌了热奶茶,此类人情味是任何攻略都给不了的。
哥们儿现在你还敢说筹备好了吗?别再被那些美图骗了这趟旅程要么让你脱胎换骨,要么让你质疑人生。不过说实话能活着看到纳木错的星空,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