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家渠到布达拉宫一场横跨几千公里的心灵洗礼,想象一下从平坦的北疆草原一路向上,抵达海拔3700米的雪域圣殿,当第一眼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宫殿,蓝天白云下红白相间的墙体直插云霄,你的心跳会不会瞬间加速?这不仅仅是旅行这是灵魂的朝圣。
其实许多第一次去的朋友,一听高原反应就腿软,不过这事儿得看你怎么筹备,你知道吗?超过60%的人只要提早一周着手吃红景天,慢慢适应根本没太大感觉,我的一个朋友出发前每天早晚一杯红景天茶,到了拉萨居然能跑上几步,关键在于别刚到就猛活动找个地方躺平,让身体本身说话。还有啊现在许多团都有便携氧气瓶,别不好意思用那是你的“续命神器”。
布达拉宫门口挤得像菜市场,这点务必承认。不过你换个思路比如凌晨4点去排队——我去年就是这么干的。当太阳还没升起金顶在晨曦中泛着微光,几乎没几个人。数据显示每天最早那批游客拍照满意度高出晚到者3倍,还有个小技巧找当地藏族阿妈借件披肩,瞬间变身“原住民”游客还以为你是当地人呢。别笑这招我试过效果拔群!
时间 | 人流量 | 拍照效果 |
上午9点 | ★★★★☆ | 普通 |
凌晨5点 | ★★☆☆☆ | 惊艳 |
说到吃我务必吐槽!的菜油得能炒菜而且甜腻得发慌。不过你完全能够自带点方便面调料包,在藏餐馆里点一碗藏面,本身调个麻辣鲜香。去年咱们团有个四川大哥,就是这么干的结果全桌人都抢着要他的“独家配方”。其实藏餐里也有宝藏比如甜茶馆的藏式奶茶,加一小勺盐居然别有一番风味。你敢试试吗?
布达拉宫里转经筒的人,一天要转几千圈。你知道吗?那些筒里其实装着《大藏经》的,每转一圈等于念了一遍。不过别傻乎乎地跟着转藏族导游阿珍告诉我,游客转3圈就行代表“求平安”。还有啊寺庙里不能戴帽子因为藏族认为头顶是神圣的。这点我起初就踩雷了被小喇嘛瞪了好几眼其实、其实我当时还以为他是看我的帽子好看呢!
布达拉宫门票限流这点大家都知道。不过你造吗?跟着大型旅游团其实有隐形优势——他们能提前锁定预约名额。去年我们团有200人导游居然搞到了连续3天的入场票,要知道散客每天限3000人。自由行也有好处比如可以变通安排时间。数据显示团游满意度约78%自由行约65%,但自由行人均花费要高出20%左右。你更看重钱还是省心呢?
纳木错湖蓝得像假的一样,不过那水其实能喝(别真喝啊,或许有细菌!)。你知道吗?湖边捡块石头对着阳光看许多都有天然纹路,像藏文字母。去年我们团有个地质老师,当场给我们讲解原来那是冰川运动形成的!现在想想旅行不就是找这些“意外惊喜”吗?当你在5000米海拔看到云彩贴着湖面飘耳朵里全是风声,那一刻手机里的滤镜都显得多余了。
纳木错观景小地图八廓街的唐卡、天珠看着都心动,不过你听我一句劝超过5000的别碰。我亲眼见过一个游客花8000买的天珠,后来在朋友圈被鉴定为树脂的。其实那些小摊上的转经筒、藏香,几十块钱就很有特色,去年我们团有个大姐花了200元买了全套藏香,回来告诉我用一年都还没用完。记住贵的不一定好关键是那份“高原气息”。
其实从五家渠出发前,我总担忧高反、担心钱花超,不过回来后发现最珍贵的反而是那些“小确幸”。比如在拉萨街头被一个藏族小孩追着要给我画唐卡;比如在珠峰,凌晨4点看太阳从雪山间跳出来,数据显示90%的游客会在回来后转变某种生活习惯,比如更早起床、更爱运动,你呢?这次旅行会在你心里留下什么?
当飞机降落在五家渠看着那片掌握的土地,我忽然理解:布达拉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雪域高原教会我的是重新看世界的眼睛。你筹备好让心灵来一次彻底的高原之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