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手在和田玉原石市场被坑了,2025年还能怎么选?(避坑指南+实测揭秘)
2023年我跟着朋友第一次踏入和田玉原石市场,满眼白茫茫的玉石堆耳边充斥着各种报价,结果呢?花了5位数拿回的竟是块“石头”,后来才理解这行水深着呢!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玉料子顶配,绝世好工”?其实这多半是套路。比如某摊主说“料子带皮色,价值翻倍”结果检测出来只是染色。去年市场抽查染色玉占比竟达37%。别被花哨话术骗了眼睛要自身看。
你摸过真和田玉吗?那种温润细腻像婴儿皮肤,不过现在科技料子也能做到,去年我买了块“羊脂玉”,手感挺舒服结果一摔直接碎成渣。真玉韧性超强摔地上最多裂不碎。这点务必亲自验证别光听卖家的。
真玉 | 温润如脂摔不碎 |
假玉 | 凉感明显一摔就碎 |
你有没有发现原石价总很离谱?比如那块我买的“籽料”,标价8000摊主说“最低价了”。不过查了下同等大小的新疆料批发价才2000。市场价差能达到300%,记得朋友说“老板便宜点”对方直接瞪眼:“这是最低价了”这话术太经典了。
你有没有被“顶级墨玉”吸引?其实颜色过深的玉多半是应对过的。我同事买块“黑如墨”的,结果水一泡全褪色了,颜色要自然过渡不能一块玉颜色突然变深。去年检测数据显示,90%的“墨玉”都是染色料。这点务必留意。
颜色突变=化学化解
其实大店也坑人。不过去年我在后巷遇到个小摊,老板直接说“这料子不值钱就是块山料”。结果回去一查确实山料但质地不错,大店总说“顶级籽料”,小摊反而实在。就像我妈说的:“别光看门面内容才要紧”。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假玉会更难分辨?其实科技料子正在进化。去年某实验室用纳米技术做出的“和田玉”,连专家都差点上当,不过此类料子有个特点:密度低。拿在手里轻飘飘的。这点能够多试试手感。
你有没有被坑过?反正我交了学费。不过现在想开了买玉就像找对象得慢慢看,提议先从几百块的练手,多摸多看。就像我表弟说的:“别急好玉不怕等”。
🌟2025年选玉口诀🌟
一看质地不花哨 二摸温润不冰凉 三摔有韧性 四查证书真不真
编辑: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feicuizhi/181505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