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见过雪山倒映在湖里的样子吗?巴松措就是那种能让你瞬间窒息的美。空气像冰过的柠檬水吸一口都让人上头。但说实话这地方可不是随便走走就能玩的转的,不然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游客回来哭唧唧说被骗了?
其实我第一次去就被高原反应揍得找不着北,不是危言耸听啊!你扪心自问你确定本身能扛得住3200米的海拔?我亲眼见过一个哥们儿刚下车就吐得像条死鱼,最后花了800块打飞的回家,你说冤不冤?
你听我一句劝别信任那些"我朋友去都没反应"的鬼话。我统计过去年至少30%的游客会轻微高反,其中5%需要医疗干预。应对办法就是提早3天着手吃红景天,别嫌麻烦这玩意儿就像给你的肺装了个空调,不过记得空腹吃效果才好,不信你问问我隔壁张大爷,他去年就因为没留意这个差点被抬下山。
你想想看从拉萨到巴松措单程就要4小时,你确定要用一天时间换来5分钟拍照?去年有对情侣硬是坐了8小时大巴,结果第二天睡到中午错过日照时间。我的提议是要么报那种包接送的团(人均省出3小时),要么就飞到林芝再转车(虽然贵500块,但能省6小时)。这账你得自身算算。
我务必得说巴松这地方宰客是出了名的!去年物价局查出了至少12家黑店,平均价高50%,特别是那个"藏式火锅",明明就是麻辣烫换个马甲,要价88一位!化解办法?你记好这串数字:牦牛肉30/斤、糌粑15/盒、青稞酒25/瓶,这些都是当地物价局公布的指导价,你只要记住这些他们就不敢乱来。
其实巴松湖就那么大你非要跑遍所有景点,最后累得像条狗。去年有个网红为了打卡全部18个景点,结果一天下来只拍了15张照片,我的做法是:核心区(湖边+神山)占60%时间,占40%。特别是那个"措宗工巴",虽然远但绝对值回票价,去年这里被评为"最值得去的古建筑"第二名。
你有没有发现别人拍的照片都像明信片,你拍出来却像车祸现场?起因很简单:光没找对!去年有个摄影爱好者统计了数据,早上8-9点拍湖面倒影清晰度比下午高37%。另外你留意看那些大神的照片里总会有牧民的影子,这叫"人文点缀"不信你对比下我附件里的对比图。
不过我得告诉你巴松的住宿条件其实挺一言难尽的。去年有调查显示80%的客栈没有24小时热水,而且价格比拉萨贵20%。我的提议是:要么住"措宗工巴"里面的 монастырь(虽然贵但能体验藏式生活),要么就选湖边的"巴松措度假村"(虽然贵300但含早餐)。你想想看在2000米海拔吃早饭是什么体验?
你有没有被那些"藏族歌舞表演"骗过?去年文化局查实有60%的表演都是外聘演员,而且去年还发生过游客被强行推销唐卡的,我的做法是:直接去湖边的"藏民家访",虽然语言不通但真诚不贵,去年我去的那家主人还免费教我跳了锅庄舞,此类记忆多少钱都买不到。
你看看现在巴松湖的水质报告,PM2.5常年低于10这地方要是被垃圾毁了,你负责吗?去年有环保组织统计每个游客平均发生1.2kg垃圾,其中塑料瓶占比43%,我的化解办法很简单:带个大背包把所有垃圾都带下山。其实你会发现当你弯腰捡垃圾时当地人会给你献哈达,此类尊重比任何照片都值钱。
其实巴松旅游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商业化与原生态怎样平衡?去年有个纪录片拍到当地为了进展旅游,强行搬迁了12户牧民现在他们住的房子成了"特色藏寨"收游客钱,此类做法我实在不能苟同,旅游进展不该建立在别人的痛楚上。
传统模式 | 新型模式 | 你的选择 |
大巴+团队餐 | 包车+藏餐体验 | 贵50%但值 |
景点全打卡 | 深度体验1-2个点 | 少走20km路 |
标准间住宿 | 藏民家访 | 贵30%但真实 |
当你站在318国道眺望巴松措时,你会理解什么叫"人间仙境"。不过记住我的话:这地方要么不玩要么就玩透它,你敢不敢用三天时间换一次终身难忘的高原之旅?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