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从内蒙古的苍茫草原一路向西,穿越雪山、戈壁、高原湖泊,直到世界之巅的脚下——这趟旅程,不是简单的地图连线而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想象一下你的车窗就是画框风景从绿到蓝再到白,像打翻的调色盘而你的心跳,跟着海拔一起飙升!这趟路你敢来吗?
其实许多“老司机”都栽在这上面,比如我上次出发前以为换了个轮胎就行结果到唐古拉山口,胎压传感器疯狂报警差点冻成冰棍!其实、其实、其实高原不是闹着玩的,数据显示超过60%的自驾事故都是因为车辆没“体检”,你扪心自问你的刹车片用了多久?防冻液是啥牌子?
从赤峰出发先别急着进藏,提议走G6京藏高速到兰州,再转G109国道,这条路虽然长但沿途补给点多。不过你要是像我朋友那样,非要抄近道走G7京新高速,结果在嘉峪关等了3天修路,那可就亏大了。对比来看G109虽然多600公里但平均海拔低1000米,对车和人都友好。
路线 | 里程 | 平均海拔 |
G6+G109 | 4500km | 3500m |
G7 | 5200km | 4000m |
别以为到了拉萨就能喘口气!其实这里只是适应期的着手。我亲眼看到有人刚下就直奔大昭寺,结果在广场上吐得翻江倒海。高原反应不是“或许”有,而是“一定”有,数据显示海拔3000米以上7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反。你的身体需要时间别赶路!
应对办法前三天别洗澡、别剧烈运动、别喝酒!每天喝红景天虽然效果有限但心理安慰也很要紧。
从拉萨出发走G109过羊八井时你或许穿着羽绒服,不过半小时后到了纳木错,阳光一照你又热得想服。这类温差就像坐过山车。纳木错的水蓝得让人心碎,但湖边风大得能把人吹跑。记得咱们去年去时有个游客被风吹进湖里,结果救上来时全身都紫了。
化解办法:穿洋葱式穿搭内层速干,中层抓绒外层冲锋衣。鞋子一定要防水防滑。走G219国道从班戈到珠峰,这一段是最虐人的。路况极差许多地方还是土路。不过风景也最绝——雪山、经幡、牦牛,还有藏民对着你的车笑,但当你看到路牌上写着“前方200公里无信号”时,那种孤独感会把你包围。去年有辆越野车陷在泥里,车主急得直跺脚最后还是靠路过的大巴车才拉出来。
化解办法:带足食物和水!至少筹备3天的量。手机充电宝充到100%再备个太阳能充电板。
站在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玛峰就在眼前。那不是照片里的风景而是真实到让你窒息的存在,风声像低吼的野兽阳光晒得皮肤刺痛你能闻到雪的味道。我和朋友都哭了不是激动是缺氧致使的情绪失控,有游客因为高反直接被抬下山,说他的血氧只有60%!
化解办法:控制停留时间!最多3小时,多喝水少说话别拍照时大喊大叫。
回赤峰时提议走南线(G318)。虽然多走1000公里但沿途有林芝、波密这些神仙地方。不过你要赶时间北线(G317)更快但路况差,而且要翻越唐古拉山。我有个同事选了北线结果在色季拉山遇到泥石流,堵了6小时。数据表明南线事故率比北线低40%。
很多人以为自驾成本低,其实油费、过路费、住宿加起来,人均至少1万。我算过账从赤峰到珠峰再返回,7个人一起走人均花费9800元,而且高原地区物价高得离谱,比如那曲的泡面卖15块一碗!有对情侣想省钱结果在阿里地区饿得头晕眼花,最后还是咱们分了点零食给他们。
化解办法:提早筹备干粮压缩饼干、牛肉干、巧克力是必备的。住宿别贪便宜高反时热水比黄金还要紧。
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宣传能上高原,其实续航里程会打7折。不过未来几年假如自动驾驶技术能在G318普及,那对普通自驾者而言简直是福音。想象一下在缺氧的环境里你不需要频繁踩刹车,也不需要时刻盯着路况,车本身就能开到珠峰脚下——这绝对会转变自驾的生态。
当你终于站在那里看着星星像碎钻一样撒满黑色天幕,你会理解:这一路的疲惫、争吵、恐惧,都化作了眼中最美的风景。所以别犹豫了现在就着手筹备吧。这趟路要么让你质疑人生要么让你重获新生。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