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哥们儿你敢信吗?当我从新疆伊犁出发一路向西再折向南最终抵达四川峨眉山时,我才发现这趟旅程的“野”超乎想象,作为一枚资深驴友我务必说这绝对是我走过的最“野”的一条线,不信?听我给你唠唠。
伊犁河谷的“野”不是那种刻意打造的野,而是天然的野,我第一次去伊犁时是跟着朋友去的,他是个哈萨克族从小在草原长大,咱们开车去那拉提草原,他说“到了那你就知道什么叫‘野’了,”
那拉提草原确实名不虚传,清晨咱们骑着马沿着山脊一路向上,马蹄踏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响,突然朋友勒住马指向前方“你看,”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只雪豹!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此类传说中的动物,它矫健的身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几秒钟后便消失在山峦之间。
记得有一次咱们在喀拉峻大草原露营,晚上我躺在帐篷里透过网眼向外看,满天繁星像是要把整个天空都填满,朋友说“在城市里你能看到几颗星?”我沉默了。那一刻我才理解伊犁的“野”不仅仅是地貌,更是一种远离尘嚣的心灵体验。
从伊犁到四川独库公路是必经之路。这条被称为“中国最美公路”的路线,同时也是一条高危公路。咱们开着车一路向北再折向西南。
独库公路最“野”的地方在于它的气候多变,我们开车经过哈希勒根达坂时,上午还是晴天下午就着手下雪,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温度骤降车窗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朋友一边开车一边说:“别看前面车多这条路上每年都有事故。”
路段 | 海拔 | 危险指数 | 必备装备 |
---|---|---|---|
哈希勒根达坂 | 约3400米 | ★★★★☆ | 防滑链、氧气瓶 |
大小龙池 | 约2500米 | ★★★☆☆ | 防水衣物、登山鞋 |
乔尔玛段 | 约1800米 | ★★☆☆☆ | 防晒霜、墨镜 |
在独库公路上我们遇到过最“野”的情况是车辆抛锚,当时我们在大小龙池附近,车子突然熄火。朋友检查了一下说是油路有难题。周围荒无人烟手机也没信号。我们决定步行寻找救援。走了大概5公里终于遇到一辆过路车。车主是个退伍军人他说“这条路上随时要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筹备。”
过了独库我们进入川西高原。这里的“野”又是一种不同的体验,首先是海拔带来的挑战。我们第一天抵达色达海拔3800米晚上几乎没睡着。朋友说:“高反是这里的第一道考验。”
色达佛学院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成千上万的红色僧舍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我们走进一座寺庙一位老喇嘛正在打坐。他睁开眼睛对我们说:“年轻人这里的‘野’不是指荒凉,而是指心灵上的纯净。”我点点头虽然不完全理解但确实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氛围。
在川西高原我们还遇到了一群自驾的驴友。他们正在计划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我开玩笑说:“你们这是要‘野’到极致啊!”领队是个北京来的大哥,他说:“我们每年都来这里的原始森林和峡谷是真正的自然课堂。”
终于我们抵达了旅程的终点——峨眉山。这里的“野”与前几站又不同了。峨眉山的“野”是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我们住在半山腰的一个小客栈,老板是个退休教师他说:“峨眉山的‘野’不在山顶而在山腰。”
第二天我们着手登山。路上遇到一个外国游客,他问我们:“你们从哪里来?”我们说“从新疆来。”他惊讶地说:“哇这么远。你们这趟旅程一定很‘wild’!”我们相视一笑。是啊从伊犁到峨眉山这趟旅程,确实够“野”。
在金顶我们看到了传说中的佛光。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朋友在伊犁说的话:“‘野’不仅仅是荒凉和危险,更是一种心灵的体验。”从伊犁的原始草原到独库的险峻山路再到川西的高原风光,最后到峨眉的人文景观,这趟旅程的“野”是一种层层递进的体验。
记得在半山腰的一个小寺庙,我们遇到一位老僧人。他正在给游客讲解佛教故事。一位年轻女孩问“师父什么是‘野’?”老僧人笑着说“心若在处处皆可‘野’。心若不在再美的地方也只是过眼云烟。”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从伊犁到峨眉山这趟旅程的“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假如你问我这趟旅程到底有多“野”?我的回应是足够让你重新认识本身,足够让你忘记城市的喧嚣,足够让你理解真正的“野”,不在于外在的环境而在于内心的体验。若是你正在计划一次长途旅行,我强烈推荐这条路线。前提是做好充分筹备因为,这趟旅程确实够“野”!
用一句在路上的感悟完结这篇文章:“人生就像这趟旅程有时候需要‘野’一下,才能找回真实的自身。” 祝你旅途愉快。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