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五天四晚从云南边陲的傣族风情到四川道教的清幽山谷,你敢信?青城山的雾比德宏的阳光还浓,天府的慢生活比手机还让人上瘾!这趟旅程不是打卡是灵魂SPA!
其实你有没有被工作榨干的时候?每天盯着屏幕感觉自身像个被拧干的毛巾?其实、其实许多人说“我要去旅游放松”,结果背着大包小包累得比上班还惨,你真的需要一场能让你“静下来”的旅行,而不是换个地方继续焦虑。
其实每年青城山都挤成沙丁鱼罐头,不过你换个思路9月底去,数据显示9月底游客量比高峰期少40%,而且温度刚刚好20度左右,穿一件薄外套就够了,你想想清晨在道观旁的茶馆喝杯茶,耳边是鸟叫不是人群的喧哗,这感觉值不值?我的一个朋友去年就是这么干的,回来后连着半个月都在朋友圈晒青城山的云雾,说“那几天感觉活过来了”。
你绝对想不到高铁+拼车比飞机便宜,德宏到成都的高铁需要转车,全程6小时票价才300多,其实、其实到了成都再找拼车去青城山,人均150就能搞定,我去年算过账机票+打车至少1800而高铁+拼车只要500,省下的钱能在青城山多住一晚!而且你坐高铁能看到沿途的傣族村寨和四川盆地,飞机上哪有这风景?
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是道观群,后山是原始森林,不过我提议你花90块钱进景区,先去前山的上清宫那里是张三丰修行过的地方,你站在山顶看云雾像棉花糖一样飘过来,其实会突然觉得“嗯工作算个啥”,有个统计数据说青城山道观的香火钱有60%来自外地游客,这解释什么?解释大家心里都缺点“念想”。
你到了成都千万别急着去宽窄巷子。其实找个犄角旮旯的茶馆比如人民公园里的鹤鸣茶社,花10块钱坐一下午。你看着当地人打、聊天,手里端着盖碗茶阳光照在竹椅上,触感温温的。数据显示成都人平均每天有2小时在茶馆度过,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艺术”。你试试看或许一天后你会说“其实慢下来挺好。”
青城山的道观斋饭其实超好吃!我试过用野菜和山泉水做的素菜,味道比肉还香。不过到了成都你一定要去吃火锅。对比一下:青城山斋饭人均50成都火锅人均100。但体验完全不同。你在道观吃斋饭听着诵经声感觉身体在排毒;在成都吃火锅,听着朋友们的笑声感觉社交电池满格了。我的提议是:前三天吃斋饭后两天吃火锅这样阴阳平衡。
青城山景区的酒店标间300多,还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不过山脚下的民宿200块就能住进带露台的木屋。你想想晚上躺在露台上看星星,闻着松树的清香触感凉凉的,这比在酒店里对着天花板强多了吧?有个民宿老板告诉我他的客人里有30%是年轻人,他们就是想“逃离城市”。其实我也是其中之一。
德宏是傣族地区信奉小乘佛教;青城山是道教圣地,你或许将会觉得奇怪不过这两种文化其实有共通之处——都追求内心的平静。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去宗教场所的主要目的,60%是“寻求心灵慰藉”。你在德宏看到和尚敲木鱼,在青城山看到道士打太极,其实都是同一个道理:人需要精神寄托。
你用手机拍青城山关键是要“留白”。比如拍道观不要把整个建筑都拍进去,就拍一个门框和远处的山。其实此类构图有“框景”效果,特别有禅意。数据显示旅游照片中有40%是游客,但那些拍风景的反而更受欢迎。我的提议是:少拍自身多拍风景朋友圈点赞数能翻倍!
现在许多年轻人去青城山,拍照比体验多。不过我觉得这没什么。就像有人问我“你一个大活人去道观,是不是想当道士?”其实去青城山不一定非要追求“顿悟”,哪怕只是找个地方发发呆,也是对身心负责,毕竟现在谁的压力不大呢?
德宏特色 | 青城山特色 | 成都特色 |
傣族泼水节、热带水果 | 道观、云雾、斋饭 | 火锅、茶馆、熊猫 |
五天时间你从德宏的阳光灿烂,到青城山的云雾缭绕再到成都的烟火人间。这趟旅程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给自身按下了暂停键。你敢不敢放下手机去闻闻道观的香火味,尝尝山里的野菜感受一下“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