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个老张吗?就是那个在"捡漏"差点血本无归的家伙,今天咱们聊聊翡翠原石,特别是那种让人心跳加速的"玻璃种满绿"。
老张的故事得好好琢磨琢磨,去年他花了8万块买了个据说"玻璃种满绿"的原石,结果切开只有指甲盖大的绿点,卖家说"赌石嘛有风险才有乐趣"——这话听着没错,但风险不是用来送钱的。
咱们先捋捋几个最常见的误区:
去年我朋友王哥在云南淘到一块5000块的料子,当时谁都觉得不值,结果切开是冰种带阳绿,最后卖了8万。关键是他留意了这些细节:
我总结的捡漏秘籍:
技巧 | 留意事项 | 达成率 |
---|---|---|
找"开门绿" | 绿要自然不突兀 | ★★★★☆ |
看场口资料 | 老场口更靠谱 | ★★★★★ |
选带雾层 | 雾层厚度适中 | ★★★☆☆ |
我有个小窍门:用手电筒打光看内部结构。玻璃种能看到细密的"棉絮",但不会作用通透度。假若完全看不到结构那得小心或许是应对的。
今年翡翠市场有几个新特点,得特别留意:
去年我有个同事听信"内部消息"买了块"玻璃种满绿",结果发现是染色料。最可笑的是他连证书都没看。
记住:没有证书的翡翠再便宜也别碰。
市场变化快但总有规律可循:
我有个朋友去年在腾冲边贸市场,用3000块买了一块小料卖家急着走,结果切开是春带彩最后做了个手镯卖了3万。关键是他持续了几个原则:
翡翠原石这东西水深得很。但记住:
就像老张现在常说的"当初要是多学点知识,少听点忽悠8万块都能买好几块好料了。"
期待你的翡翠路比我这些朋友走得顺利点!😊
编辑: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feicuizhi/222689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