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玉石自古以细腻温润著称,近年雕件工艺更是突破传统,融合现代审美,精品雕件价格三年翻三倍,尤其人物、山水题材最受藏家追捧,市场热度持续升温但真伪难辨、价格虚高的疑问也让不少新手望而却步。
你有没有此类感觉?明明看中一个雕件价格却高得离谱问了行家才知道是“料子不行”。其实许多卖家拿B货当A货卖,差价能到五成以上。比如去年有个朋友花三万买的观音像专家一看就说是注胶的,心疼得要命。这行水深得很不碰几次壁真学不会。
要说现在最实惠的还得是山水题材,数据显示这类雕件平均涨幅只有人物题材的70%,但品质好的照样能卖到十万一挂。我去年入手的“漓江晨雾”,玉质虽不是顶级但意境绝了,现在价格涨了三成。其实你仔细看那些纹理自然、层次分明的,升值潜力真不小。
题材 | 平均价格 | 三年涨幅 |
人物 | ¥25,000起 | ↑280% |
山水 | ¥18,000起 | ↑210% |
人物雕件现在贵得吓人,但你要是懂行能看出门道。比如那个“竹林七贤”,雕工精细到连衣褶纹理都清晰可见,价格自然高,不过话说回来有些名家款确实值这个价,我亲眼见过一个陈师傅的观音像,拍卖直接拍出近百万。其实工艺好的雕件你拿在手里就能感觉到那种精致感。
现在市场有个怪现象越大件越没人要,你看那些巴掌大的小雕件,精品的升值速度反而更快。去年我同事买了个核桃大的“福寿双全”,才花八千现在能卖两万。其实这很好理解大件料子需求高小件却能把工艺做到极致。不过你要是喜爱大气款,也得小心许多都是“料好工差”。
真要问我怎么避坑简单三招:第一玉质要通透对着光看不能有杂色;第二,工艺细节不能马虎尤其人物五官;第三,证书务必齐全。不过现在作假手段太高明,我有个客户证书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样,最后还是被专家识破了,其实最靠谱的还是找信得过的行家把关。
听行内人说唐河玉这波行情还能再涨三年。特别是那些带皮色的雕件,越来越稀少,我上周刚看到个“秋山行旅图”,带满皮色标价直接喊到三十万,不过你要是现在入货得选那些有故事、有工艺的,纯靠料子撑的早晚要跌价。其实收藏这事儿眼光比资金更要紧。
现在圈子有个争论到底是买名家款还是买工艺好的?我表哥就特爱名家款他说“牌子硬将来好出手”;我则觉得工艺好的更值钱。不过你看去年拍卖那个无名小匠的“松鹤延年”反而拍出了天价,解释市场着手理性了。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两者结合名家+好工艺,这才能稳赚不赔。
收藏玉雕就像品茶,越品越有味道,😊
编辑: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feicuizhi/155035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