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这年头啥玩意儿都敢往“玉”上靠?这不最近看到个“石粉压的玉碗”嚯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感觉不买就亏了一个亿似的!咱就好奇了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值不值得咱掏腰包?
先说结论直接给大伙儿提个醒:这玩意儿大概率不是真玉! 没错就是树脂加石粉压出来的。听明白没?就是塑料掺点石头粉,高温一压,嘿,一个“玉碗”就出来了!
(别不信啊,这可是有“内部消息”的,说是产地都在河南,批发价也就十几块钱一个,成本跟买斤猪肉差不多,你说离谱不?)
说实话,咱第一反应也是:这玩意儿,当个烟灰缸都嫌它脏兮兮的还敢卖这么贵? 搞不懂,搞不懂啊!
好多这种“石粉碗”都打着“乾隆孝粉”的名头,听着是不是特有历史感?特有皇家范儿?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拿这老掉牙的套路骗人?真是笑掉大牙!)
所以啊,但凡看到写着“乾隆孝粉”的“玉碗”,直接打上“假货”的标签,别犹豫!
说真的,现在这些假货做得是越来越“逼真”了有的打碎了,里面能呈现出点汉白玉的样子,唬 唬 外行人还行。但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来那塑料感和石粉的廉价感。
有位罗小姐拿着个“乾隆孝粉玉碗”找专家鉴定,结果专家们一看直接定性:现代合成的塑料碗! 不是玉,就是树脂石粉压制的那一套。
罗小姐不服啊,说:“真的玉碗都被博物馆收藏了,你鉴定个啥?我这个可是‘乾隆孝粉’系列的!”
(这话说的,博物馆的玉碗会是你手里这个样子?你当博物馆是菜市场啊,啥都收?)
专家们也是无奈,解释说:“田黄压根不可能去做碗,历史上压根找不到田黄碗的存在! 再说了,这材料也不是玉,就是树脂加石粉!”
最终,鉴定结果就是:现代合成的塑料碗。 这下罗小姐该信了吧?
告诉你,这“乾隆孝粉”系列的假古董,可不是啥小打小闹,那是全国古玩市场上的“明星级藏品”了!
太多人上过这个当了真是不吐不快!这玩意儿,就是专门骗不懂行、想捡漏的人的!
(奉劝各位一句古玩市场水深得很,别总想着花小钱买大宝贝,大概率是踩坑!)
网上吹得神乎其神的“价值400万以上”、“稀有程度不言而喻”、“具有极高的收藏与升值潜力”、“未来升值空间巨大”……
醒醒!这些都是扯淡!
一个十几块钱成本的塑料碗,能值400万?你当买家都是傻子吗?
那所谓的“直径5厘米、重210克的古董碗”,透光性“极佳”,纹刻“精美”,灯光下“通透晶莹”……
(我呸!这描述听得我是一身鸡皮疙瘩全是形容词堆砌,一点实际内容没有!)
说白了,就是利用了大家对“玉”和“皇家”的崇拜心理,加上一些华而不实的描述,让你觉得这玩意儿“高大上”,从而愿意花大价钱去买。
所谓的“升值空间”,更是无稽之谈!除非你是那个生产厂家的股东,不然这玩意儿除了当个摆设(还得看你脸皮厚不厚),啥价值都没有!
虽然咱手里没有这种“石粉碗”,但根据网上的描述和懂行人的分析,咱也能想象个大概:
但凡有点玉石常识的,都能轻易分辨出来。那些被忽悠的,要么是太想“捡漏”了,要么就是被“专家”(假专家)给忽悠瘸了。
咱用大白话总结一下:
这玩意儿是啥? | 树脂+石粉压制,成本十几块! |
打着什么旗号? | “乾隆孝粉”,其实啥也不是! |
专家怎么说? | 塑料碗!鉴定完毕! |
吹得有多神? | 价值百万升值无限! |
咱怎么说? | 别买!不值得!上当! |
所以啊,大伙儿记住了:石粉压的“玉碗”,就是智商税! 咱的钱还是花在刀刃上,买点实在的、自己喜欢的、能提升幸福感的东西不好吗?
(最后再补一句:当烟灰缸都嫌脏! 嘿嘿!)
编辑: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feicuiqu/2222871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