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作为一种珍贵的宝石,深受人们喜爱,在选取翡翠时你有或许发现有些翡翠内部有肉眼可见的棉絮状物质,这些棉絮是什么?它们正常吗?会对翡翠的价值发生什么作用?这些疑问困扰着许多消费者,理解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欣赏和选取翡翠。
你有没有遇到过此类情况?花了好几千买的翡翠手镯,回家仔细一看里面全是棉絮状的东西,心里那个堵啊!其实我第一次遇到这类情况时,也是觉得这肯定是假货或是品质有难题,后来才知道这或许是翡翠的天然特征,也或许是品质难题的表现,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翡翠内部的棉絮状物就是矿物结晶体,也叫"石花"或"棉"。它们是翡翠在形成进展中,由于地质环境变化致使内部矿物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的。你拿手电筒照着看会发现这些棉絮有的像棉花团,有的像飘浮的云雾。不过不同品质的翡翠棉絮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一般而言轻微的棉絮是翡翠的正常特征。据统计约85%的翡翠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棉絮,就像我朋友买的那个冰种翡翠,里面就有少量棉絮但整体通透,价格也恰当。不过倘使棉絮过多、过大,就像一团团白色的雾那或许就作用美观了。你想想一个价值不菲的翡翠里面全是棉,那得多作用心情啊。
棉絮对翡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美观度、价值和价格,从表格对比能够看出棉絮少的翡翠价值要高出30%-50%。我去年买翡翠时同样品质的两块一块有棉絮,一块没有价格差了快两千块。不过少量棉絮有时反而会增长翡翠的灵气,关键看分布是不是均匀。
棉絮程度 | 美观度作用 | 价格影响 |
---|---|---|
轻微棉絮 | 几乎不影响 | 缩减10%左右 |
中度棉絮 | 轻微影响 | 减低30%左右 |
严重棉絮 | 严重影响 | 减低50%以上 |
其实判断棉絮好坏很简单。你看那些高档翡翠棉絮一般细小、散开不影响整体通透度。就像我上次在展会上看到的那个玻璃种翡翠,里面几乎看不到棉絮价格当然也高得吓人。不过假使你预算有限那些有少量棉絮但颜色好的翡翠,其实性价比更高。关键是看棉絮是不是均匀分布,是否影响整体美观。
关于棉絮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棉絮是否必然减低价值?其实不同派别看法不同。传统观念认为棉絮是瑕疵,而现代观点认为少量棉絮是天然标志。就像我听一位老行家说的"没有棉絮的翡翠要么是假货要么是经过应对的。"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着手接纳自然棉絮的存在,认为这是翡翠的自然特征。
"我买翡翠时卖家告诉我:'这有点棉但很自然不影响品质。'我半信半疑,但后来查资料发现他说得对。"
从市场趋势看消费者对翡翠的认知越来越成熟,未来随着鉴定技术的进展棉絮的识别将更加科学化。据行业分析到2025年85%的消费者能够正确识别棉絮对翡翠的影响,就像我教朋友识别翡翠时说的:"别怕棉絮关键看整体品质,"这类理性消费观念正在成为主流。
假如你正在选购翡翠记住这几条:1.用强光手电筒观察内部棉絮情况;2.棉絮少、分布均匀的更好;3.不要因为一点棉絮就全盘否定。就像我上次帮妈妈选翡翠时,特意挑了块有少量棉絮但颜色好的,价格合适妈妈戴着也很开心,记住适合本身的才是最好的。
编辑: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feicuiqu/2156450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