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电商直播间购买了玉石饰品,一同寄来的还有商家附送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没想到,玉石饰品到了消费者手中变成玻璃材质,鉴定证书也是伪造的……3月14日,市民王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一家珠宝首饰店的直播推销下,花费624元下单3件“青海玉”吊坠。经送检证实商品货不对板、商家伪造鉴定证书后。

据了解,美颜滤镜、商家欺诈,加上非标准化产品本身的成色争议,是网购玉石翡翠频繁引发消费投诉[黑猫投诉客户端]的主因。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避坑呢? 传统造假手段依然盛行 “很多人花了高价,到手的货品却质量很差甚至根本不是真品。”持有FGA(英国宝石协会证书)证书的珠宝鉴定师小北在社交平台拥有不少粉丝。

在网购珠宝玉器时,国检证书往往成为消费者信赖的依据,让人感到安心。然而,我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来我实体店选购玉石的顾客会质疑,“你们不就是随便印张纸片当证书吗?我只认玉石,不认证书!”这话虽含蓄,却透露出对证书真实性的担忧。确实,证书也存在真假之分。在珠宝玉石鉴定中。河北的肖先生在珠宝直播间买到过货不对板的和田玉首饰。肖先生称:“他们卖的是这种碳酸盐玉,说白了就是和田玉伴生矿一类的,它这个玉质达不到出和田玉真正证书的要求,但人家的东西在小机构就能出了这种证书。当时商家不给我退货,所以我就又自己去做了一次证书,和他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去年12月。

记者在电商平台花78元价格购买的“鉴定证书” 红星新闻此前报道,不少中老年人热衷在各个平台的直播间购买低价珠宝玉石。受访者余大妈就曾在2年里花费超3万元购入低价珠宝,其中不乏十几元的玉髓,几十元的和田玉、玛瑙、翡翠等。为查验这些带着鉴定证书发货的珠宝是否为真,红星新闻记者将余大妈网购的多款低价珠宝。但需注意,某些国检或省检的翡翠证书可能并不直接标注“A货”字样。这并不意味着该翡翠并非A货,只要证书有效且鉴定结果中未出现“翡翠(处理)”等字眼,即可放心。3误区三:若证书未注明产地,则翡翠必定是假货!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实际上,在珠宝玉石的命名标准中,产地并不作为命名的一部分,因此。

真证书必定标注和田玉三个字(划重点!),后面带括号的碧玉/墨玉/白玉都是正品认证!要是出现和田玉仿制品碳酸盐质玉直接过就好 2 认准CMA标志 这个红色小图标是认证的检测资质标志!没有这个的证书就等于废纸!现在很多假证书会PS标志,记得认证认可监管委查机构编码! 3 编号防伪验证 每张证书都有编码。

和田玉假证书曝光!慎买! 大家在购买和田玉时一定要小心,最近发现一些假证书,上面的密度、折射率和吸收光谱等数据竟然都是错的!这些证书不仅不能保证玉石的质量,还可能让你损失惨重。 证书上显示,“2012003862 认可实验室 宝玉石鉴定证书”,地址在广州市东风东路751号,邮%******。

询问商家是否提供开证书服务,是否有相关的证书保障。 了解玉石的质量、产地、价格等信息,以免受到虚高价格的欺诈。 购买时最好亲自前往实体店进行购买,直接观察、比较玉石的成色和质地。 注意保持购买时的专业态度,不要被商家夸大其词的宣传所吸引。 总之,为了防止遭受玉石欺诈。

结果,可怕的事情来了,证书确实寄过去了,客户一看——这不就是我发给你的图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