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翡翠笔记

翡翠

分享

古玉玻璃光:汉代玉器的神秘光泽

朱辉洋-翡翠投资 2025-07-13 10:33:21

古玉玻璃光:汉代玉器的神秘光泽

说起汉代玉器你肯定听说过那个让人着迷的「玻璃光」吧?🤔 这种光泽跟咱们现在用机器抛出来的光可不一样那是一种由内而外透出来的光摸上去滑溜溜的盘起来贼舒服。要我说啊这玻璃光简直就是汉玉的灵魂所在没有它汉玉就少了一大半的韵味。

什么是真正的玻璃光?

其实啊玻璃光这词儿现在被用得有点泛滥了。你随便找个卖玉的说「你看我这玻璃光多好」,十有八九是忽悠你呢。真正的汉玉玻璃光,那可是千年岁月精湛工艺共同造就的奇迹。

  • 它不是贼光(那种晃眼睛的光)
  • 也不是死光(那种硬邦邦的光)
  • 而是那种温润如君子的光

你想想,汉代的工匠拿什么抛光?不是现在的金刚砂可能是水晶粉,也可能是珍珠末。就这么一点点磨出来的光,能不珍贵吗?

玻璃光是怎么来的?

汉代玉器玻璃光

这事儿吧,得从两方面说:

  1. 材质是基础:汉代的工匠就知道,不是什么玉都能出玻璃光。他们偏爱那种透闪石结构的玉比如和田玉籽料、青海玉这些。你想想,玉质不好,磨一万年也出不来那种灵气。

  2. 工艺是关键:现在的机器抛光,几分钟搞定。汉代的工匠呢?得从粗到细磨好几道工序有时候还得反复打磨。你用放大镜一看,表面那些不均匀的晶粒微小的凹点,就是那时候留下的痕迹。

汉代玉器玻璃光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种不均匀反而让玻璃光更神秘。你远看能照见人影,近看呢?🤔 有点刺眼,但又不会晃得难受。这种「刚中带柔」的感觉,现在机器是做不出来的。

汉代玻璃光 VS 现代玻璃光

特征 汉代玻璃光 现代玻璃光
光泽质感 温润如玉有呼吸感 冷硬,像塑料一样
表面痕迹 有微小的晶粒和凹点 均匀得像镜面
盘玩变化 越盘越亮,有层次感 盘久了会失光

汉代玉器玻璃光

你拿现在的玻璃珠跟汉玉比比就知道了。现代的贼亮,但摸上去硬邦邦;汉玉呢?摸上去油润润的,好像还有点温度。这差别,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怎么分辨真假玻璃光?

这个嘛,说难也不难。我给你几个小诀窍:

  • 背面:真品背面往往能当镜子用,仿品呢?多半是糊弄的。
  • 细节:比如纹饰的沟底,真品那里也有光,仿品往往是死黑的。
  • 盘一盘:真品越盘越亮,仿品盘久了要么没变化,要么直接掉色。

其实啊,现在市面上好多所谓的「玻璃光」,要么是强酸腐蚀出来的,要么是机器抛光的。你仔细看,表面那叫一个「完美」,但恰恰是这种「完美」露了馅。汉代的工匠才不会搞这种「整齐划一」呢!

玻璃光背后的文化

说到这儿,我得说说我的感受。每次摸到一件真品汉玉,我都有点😭。不是因为它值钱,而是你能感受到两千年前的匠心

你想想,那时候没有电动工具,全靠手工一点点磨出来的光。工匠们得有多耐心?得多热爱这份手艺?这种精神,现在还有几个人有?

而且啊,汉代人搞这个玻璃光可能也不是为了好看。他们讲究「君子如玉」,这玻璃光,说不定就是君子之光的体现呢?

结语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你:玻璃光这东西,真的值得你好好研究研究。它不只是个鉴定特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你下次再看到有人吹嘘「玻璃光」的时候,不妨多看两眼。是真是假,心里大概就有数了。毕竟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那种不完美的完美,不是吗?

✨ 玩玉,玩的就是一个心境 ✨

精彩评论

头像 张玲华-翡翠新手 2025-07-13
远看可见人影,细看刺眼,呈现整体折射状态,镜子光 多看多观察到代的汉代玻璃光玉器精品,多留心细节上的变化,假的仿品自然无处遁形,因为新的和老的玉器之间,所使用的工艺和抛光的砂完全不同,最为关键之处在于,不管是水晶粉末还是珍珠粉末抛光出来的玉器,这些痕迹再几千年的过程中也要风化与氧化层包裹的。
头像 董涛-翡翠分析师 2025-07-13
常常见藏友一脱口就说:你看这玻璃光...看看我这件上面散发的玻璃光...其实,除少数资深藏家外,少有几人能够真正接触把玩过玻璃光,大多为亦步亦趋人云亦云而已;古玉玻璃光有其内涵的标准,不是所有玉器的光都叫玻璃光。考古界与古玩界所提及的玻璃光,或称玻璃包浆,实指两种不同的现象。其一,常见于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精致玉器,其表面自然呈现出白亮如雪的光泽,仿佛一面镜子,光照若鉴,特色鲜明,因而被专家们誉为玻璃光。其二,多发现于战国至汉代时期的玉器,这些玉器选材精良,加工精细至极,底面打磨得极为平整。
头像 杨伟强-玉商 2025-07-13
本文就玻璃光的成因、特征予以分析,希望能对鉴定有所帮助。 玻璃光的形成,离不开好的材质 众所周知,光泽度与致密度、硬度息息相关,所以翡翠制品易抛玻璃光,而滑石就很难有高光。汉代出现玻璃光的玉,基本都是是闪石结构,或者甘肃、青海闪石玉,或者新疆和田玉籽料等。战国时期的玉器上的玻璃光只在玉器的地子上显现。尤其是在玉璧上。正面看玻璃光不明显。转动玉璧侧看玻璃光非常亮。特别漂亮。西汉玉器上的玻璃光和战国基本相似。区别是在有的玉器凸起部分有轻微的玻璃光比如玉璧的谷纹上战国时期就没有这种现象。明代玉器上的玻璃光不灵活。不管转动还是不转动玉器。
头像 黄洋艳-翡翠矿工 2025-07-13
说说玻璃光包浆 这件战汉双龙玉珩复合件,凸显了玻璃光包浆的最大特征,出自水坑,灰皮盘尽后,玉质变通透,纹饰面除沟底没有办法盘玩到,玻璃光包浆布满全器。背面为平面,恍惚就是一面镜子。
头像 李健-翡翠挖掘达人 2025-07-13
图一~三 和田玉羊,满沁,整体造型浑厚,后经盘玩,光气好,油润。 汉代玉器真品多数都带有玻璃光,其玻璃光感是经过多道工艺程序,并且经过多次从粗到细的精严细磨,才能逐渐形成的。这些带有玻璃光的汉代玉器,其平面交角磨制得十分锋利。汉代玉器经过千年地下埋藏浸蚀,使其出土后的玻璃光会有一定程度的光亮衰减。在汉代,玻璃光玉器的光泽与材质紧密相关,那些展现出玻璃光现象的玉器,其材质往往属于透闪石结构,或者是来自甘肃、青海的闪石玉,以及新疆和田的优质玉籽料等。优质的玉材,辅以精湛的打磨技艺,是玉器展现迷人光泽的关键。 制作工艺特点 细心观察玻璃光玉器,不难发现其表面遍布细微的打磨纹路,整体虽显杂乱。
头像 吴伟静-翡翠新手 2025-07-13
。当然,也有人说汉代玉器的玻璃光是因为包浆才产生的一种时光雕磨下形成的一种光华内敛的光泽,一旦包浆没有了,这种所谓的玻璃光也不复存在。 汉代的玉器,玻璃光显得灵润却不刺目,给人一种柔中带刚之感,总的来说是特殊的抛光工艺价值古玉包浆所共同形成的光泽,与现代的冷硬的抛光有很大的差别。一是汉代玉器形成中,锉磨工艺占比要比商周要多。 二是,玉器表面打磨形成极为细腻的皮壳,甚至呈现玻璃光泽,但是这种细腻和玻璃光之下,是不均匀的晶粒状态,这种晶粒痕迹和凹点大小、方向、深浅均不均匀。 三是在细腻的晶粒的基础上,汉代打磨会有被打平的团状凸脊存在,尤其是以粗工玉器更为明显。
头像 马芳娜-档口老板 2025-07-13
此外,玻璃光工艺是战国晚期至汉代玉器打磨的一种独特技艺。这种工艺打造出的玉器,光线折射下熠熠生辉,如同镜面一般,深受藏友们的喜爱。然而,若在微距镜头下仔细观察,我们仍能发现抛光、抛磨过程中留下的微小痕迹。这些痕迹不仅证明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更让每一件玉蝉都独一无二,充满了历史的韵味。青玉蝉。汉代玉器:“华夏玉器史上的一个巅峰”。它不仅从工艺上达到了巅峰,也开启了之后华夏民族以和田玉为主的玉文化,在8000多年的玉文化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汉代玉蝉 汉代玉器,不仅工艺和地位为人津津乐道,它的玻璃光也是让人如痴如醉。汉代玉器的玻璃光,看上去由内而外,既不像现代高抛光的玉器那样贼,也不妖。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最新文章
随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