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一个你或许没听过的小县城,却藏着玉石加工的百年手艺。这里的玉石加工历史悠久,从简单的打磨到复杂的雕刻,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这门手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据统计成武县玉石加工业年产值已达5000万元,但相比其他地区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实咱们这些老手艺人都理解,好料子难找好师傅更难遇。去年我找了好几家要么价格高得离谱要么品质不过关。你想想现在市场上90%的料子都是人工合成的,真材实料的不到10%这让人怎么选?就像上次邻居老王买了个“玉石手镯”,戴了不到一个月就开裂了,真是让人心累啊。
你看看这账一块上好的玉石原料要8000元,加工费3000元最后卖出去才1.2万元。刨去各种开销到手也就4000元还不如出去打工呢。而且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了,咱们这把年纪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其实去年咱们协会统计过,全县30岁以下学玉石加工的不到5人,你说这还怎么进展?
年份 | 从业人数 | 年产值 |
2018 | 320人 | 3000万 |
2022 | 210人 | 5000万 |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网上那些“玉石”卖得特别便宜?其实许多都是机器加工的,成本不到咱们的十分之一,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些老手艺讲究的是“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机器哪能比得了?就像我师傅常说的:“机器做的再快也做不出那股灵气来,”但现实是现在年轻人谁还戴这类“老古董”啊?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玉石加工总是那几种老花样?其实我们也不是不想创新,只是老一辈的师傅们观念比较保守,记得有一次我试着做一个现代风格的挂件,结果被师傅骂了一顿“这哪是玉器啊简直是瞎搞!”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谁还喜爱那些老掉牙的图案啊?年轻人都喜爱简约风格的,你说这矛盾怎么应对?
你知道吗?去年我们县玉石展销会,参观人数比前年少了30%,成交额更是下降了45%,其实这也不是个例全国许多地方的玉石市场都这样。不过也有好消息像那些有文化内涵、有故事的作品,反而更受欢迎,比如去年我做的那个“成武八景”系列,虽然只做了20件但全都卖掉了,平均价格比普通作品高50%。
你站在哪个立场?是持续传统工艺还是拥抱现代创新?其实这个难题困扰了我们很久,一方面传统工艺是我们的根不能丢;另一方面,不创新就没市场,就像老张说的:“现在的小年轻谁还戴那又重又老气的玉器啊?”不过小李又反驳“没有传统哪来的创新?我们得先守住根本,”你说这到底该怎么办?
我个人觉得或许能够像隔壁县那样,搞“玉石+旅游”的模式?不过听说他们那边投入很大,我们这小地方能行吗?唉真是让人头疼...
其实成武县玉石加工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手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你看到的是不是也是这样?一条路走到黑不行完全抛弃更不行。或许我们需要的是找到那个平衡点,就像那块被精心打磨的玉石,既要保留它的本质又要让它焕发新的光彩。你觉得呢?
编辑: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biji.yanggu.tv/feicuihe/2899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