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花了几万买的玉或许根本不值钱!”
翡翠和玉这两个词经常被混为一谈。但你真的分得清吗?市场上90%的商家都在打擦边球,把普通石头当宝贝卖。今天我就来给你揭开这层迷雾,告诉你怎么一眼识破真假,省下冤枉钱!
1. 翡翠≠玉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其实许多人以为翡翠就是玉,其实错了,翡翠只是玉的一种而且是最顶级的那个。就像你不会把普通米饭叫五常大米一样,翡翠的硬度能达到7-7.5普通玉才6-6.5。你摸上去的感觉就完全不同,翡翠是那种又冰又滑的触感,普通玉摸起来软绵绵的。
应对办法:去正规检测机构开证书,翡翠的证书会确定写着“翡翠(A货)”字样,其他玉类会标注详细品种。
2. 颜色里的秘密一眼识破假货
翡翠的颜色特别鲜艳尤其是绿色部分,那种亮晶晶的感觉就像阳光下的草地,不过市场上80%的绿玉都是染色应对的,你仔细看染色玉的颜色只在表面,而且摸上去会有黏黏的感觉。
2019年检测数据显示染色翡翠占总抽检量的68%,其中广东某市场更是高达85%。
化解办法用放大镜看内部结构天然翡翠有“翠性”(反光小点),染色玉内部颜色是均匀的,没有过渡。
3. 价格陷阱差价能吓哭你
不过价格真的太坑了。同样大小的一块玉翡翠能卖到普通玉的10倍。我朋友去年花了8000买的所谓“和田玉手镯”,结果检测出来是石英岩,现在估价不到300块。你想想这中间的差价够买多少真货了?
翡翠 | 普通玉 |
每克300-5000元 | 每克30-300元 |
应对办法记住“一分价钱一分货”,低于市场价的翡翠99%有难题,多逛几家对比价格。
4. 听声音辨真伪老方法新用
你有没有试过轻轻敲击玉石?天然翡翠的声音清脆悦耳,就像风铃一样。不过应对过的玉声音沉闷,像敲木头。我上周在市场碰到个摊主,他拿起两块玉让我敲一块声音像唱歌,一块像打雷差别太明显了!
专家提议:用玛瑙棒敲击真翡翠会发出“叮”的高音,应对过的发“咚”的低音。
化解办法:买前让商家敲给你听或自身带个小工具去测试。
5. 证书不等于真货小心假证书
其实证书也很关键不过90%的人看不懂。我见过一个“国检”证书,结果检测的样品编号和证书编号对不上。更夸张的是同一块玉在不同机构检测,居然出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 证书上务必有CMA、CAL或CNAS标志
- 样品编号要和实物标签一致
- 检测结论要写明详细品种
化解办法选取有权威认证的检测机构,最好亲自送检不要让商家代办。
6. 市场乱象谁在推波助澜
不过现在市场真的很乱,2022年央视曝光的某珠宝城,80%的商家在卖假货。更有甚者把玻璃制品做成“玉”的样子,用强光手电一照就露馅了。
- 玻璃制品有气泡
- 树脂制品有刺鼻气味
- 电镀制品有光泽不均
化解办法:多看多学网上搜索“翡翠鉴定”关键词,有大量免费教学视频。
7. 未来趋势:科技鉴定大行其道
其实现在鉴定技术越来越先进了。2023年推出的新型光谱分析仪,能在5分钟内分析出玉的成分,准确率高达99.7%。不过普通消费者用不到这些,但咱们能够学习若干基本知识,比如看“苍蝇翅”(翡翠的闪光点)。
未来趋势:便携式鉴定设备或许会普及,消费者自身就能初步判断。
解决办法:留意行业动态学习新知识不要用老眼光看新疑问。
8. 争议焦点A货B货C货到底啥意思
其实许多人搞不懂这些字母代表什么,A货是天然翡翠,B货是酸洗注胶的C货是染色的,不过现在奸商玩出新花样,B+C货(又酸洗又染色)特别多。你看到那些特别绿的、特别透的,多半有难题。
争议剖析:有些商家把轻微应对的也标A货,钻检测标准的空子。解决办法需求商家确定解释应对途径,写在发票上。
“记住:真正的翡翠摸起来像冰,看起来像画听起来像歌,下次再有人拿普通玉忽悠你,直接怼回去!”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黄芳辉-翡翠投资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