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你有没有试过那种“临时起意”的旅行?就是那种突然觉得“哎不去趟恩施土司城,感觉人生都不完整”的冲动?我就是这么干的,上个月我和几个老同学临时组了个团,从重庆出发直奔湖北恩施的土司城,现在听我给你唠唠这趟旅程的酸甜苦辣。
说起这趟旅行得从一场饭局说起,那天咱们几个老同学聚会,酒过三巡有人突然提议:“咱们去恩施吧听说土司城挺有意思的,”
一拍即合!当时脑子一热咱们都没多想,直接定了第二天早上出发的大巴团,说实话此类“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想想都带劲儿!
不过临时抱佛脚也有临时抱佛脚的好处,比如咱们根本不用费心研究路线、订酒店,全交给旅行社了,但缺点也很明显——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自由活动时间少得可怜。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重庆北站集合,看着眼前这辆贴着“重庆—恩施土司城”的大巴,我有点恍惚,车上坐了大概四十多号人,有年轻情侣、中年夫妻,还有几个看起来像退休大爷大团友。
我们这桌坐了三个人我、老张和小李,老张是个摄影爱好者一路上对着窗外咔嚓咔嚓拍个不停;小李呢,自带“话痨”体质从重庆的麻辣烫聊到恩施的腊肉,滔滔不绝。
途中我们还遇到了一对特别有意思的夫妻,男的说自身是“过来人”,女的一直在偷偷笑。后来才知道他们这是第三次来恩施了!他们说前两次都是自由行,这次想体验一下跟团游的感觉。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恩施土司城。一下车那股浓浓的土家风情就扑面而来。整个景区依山而建红墙黛瓦的土司建筑群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醒目。
导游是个土生土长的土家族姑娘,叫阿芳。她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讲土司制度的历史,讲得绘声绘色。她说“我们土家族有个说法,‘土司土司土里来的,土里去’。”这话听着有点玄乎但细细品味又觉得挺有哲理。
在参观“土司王府”时,我留意到一个细节。正殿前有一对石狮子但造型跟我们平时见的不太一样——狮子脚下踩的不是绣球,而是个小小的石鼓,阿芳解释说这是土家族的象征代表着“鼓乐齐鸣,国泰民安”。
中午我们在景区里的土家餐馆吃饭。那顿饭吃得我心惊肉跳。服务员说这是“土家三下锅”其实就是把腊肉、土豆、豆腐一起炖。味道确实不错就是辣得我直喝水。旁边桌有位大哥边吃边喊“这辣椒比我老婆的唠叨还厉害!”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了恩施市区的一家酒店。说实话这大概是整个行程最大的“槽点”。
我们订的是标间结果房间小得可怜,连行李箱都没地方放。更郁闷的是热水时有时无,洗了三次澡才勉强洗完。隔壁床的老张半夜起来上厕所,回来时一脸怨气“这酒店比我上次住的工地宿舍还差!”
不过睡得不好也有睡得不好的好处。第二天早上我们居然比闹钟还准时地醒了。推开窗户外面下着蒙蒙细雨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薄雾中。这类天气虽然不适合拍照,但有种说不出的宁静感。
优点 | 缺点 |
地理位置好离市区近 | 房间设施陈旧 |
早餐有土家特色 | 热水不稳定 |
第三天我们参观了恩施大峡谷后返程。说实话大峡谷确实壮观但比起土司城,我个人更偏爱后者。那种沉淀了千百年的历史感,是自然风光给不了的。
回程的大巴上大家明显放松了不少。有人打牌有人睡觉还有人拿出手机看视频。在座位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突然觉得这一趟挺值得。
快到重庆时大巴上响起了导游阿芳录好的语音:“感谢各位团友的支撑,假使喜爱恩施欢迎下次再来……”这话听着有点耳熟,就像每次旅游完结后的完结语一样。但这次我居然有点期待“下次再来”了。
回想起这次恩施之行有惊喜,有槽点,有欢乐也有小郁闷。但就像那对“过来人”夫妻说的:“旅行嘛不必追求完美。有时候那些不完美的地方反而让回忆更鲜活。”
比如那顿辣得我跳脚的土家菜;比如,那间热水不稳定的酒店;比如,大巴上那些叽叽喳喳的团友……这些“小瑕疵”,现在想起来都成了这趟旅行的特别印记。
朋友倘若你也有个想去的地方,别犹豫了。说走就走哪怕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有时候最珍贵的恰恰是那些“不完美”的经历。
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