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丹霞地貌与恩施梭布垭石林一个以色彩闻名一个以奇石著称,两地相距约1200公里高铁直达需12小时,去年我特意选了这条线结果发现...
你有没有这类感觉?明明花了大半天在路上结果景区半小时就逛完了,其实我起初也这么想不过数据摆在那儿梭布垭面积比张掖小30%门票却贵了50块。记得售票员说“人均停留40分钟”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价格...
“真值吗?”朋友在上问我。我盯着手机屏幕,突然想起在张掖时,导游说“每平方公里景点密度全国前三”,那会儿我还觉得吹牛来着...
你绝对想不到,那些灰扑扑的石头怎么就那么像动物?比如那块“千年神龟”,脖子伸得老长,我特意用手机放大看,连龟纹都清清楚楚,其实此类“象形石”占比不到10%,但票价里居然包括了3D打印的石头模型...
你听过风吹过石缝的声音吗?我录下来了,回家用分贝仪一测,居然有62分贝。不过最绝的是下雨天,导游说“石林会唱歌”,当时我站在“莲花台”底下,水滴落在不同石头上那声音...
天气 | 体验点 | 游客评分 |
晴 | 蘑菇石 | 4.2/5 |
雨 | 莲花台 | 4.7/5 |
你敢信吗?下午3点的石头摸起来比早上凉3度。我专门带了温度计实测的结果发现石头温度变化幅度比空气还大。不过最神奇的是“热石区”,那几块石头居然比周围高5度,导游说是地热...
你关注到了吗?去年着手卖那种“石林纪念币”,38块一个卖得比门票还火。其实我排队时听到两个游客说“这和义乌小商品城有什么区别”,不过景区统计显示,衍生品收入占比已经达到总收入的23%...
“我买纪念币时,收银员居然说‘今天卖出了120个’,这数据听着吓人。”我掏出手机记下这句话突然意识到,咱们到底是在看石头,还是在看商业包装?
你有没有试过在景区外吃饭?我上次在梭布垭小镇吃腊肉,老板说“咱们这腊肉比景区便宜一半”,结果味道好到我把导游词都忘了,其实数据更扎心:景区物价比周边高40%,但游客消费额却低15%...
“景区内一碗面25景区外10块随便加菜。”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当地出租车司机告诉我的,当时我正对着导航发呆...
你算过这笔账吗?1200公里路程,12小时高铁门票差价50块时间成本却差了10小时。不过我后来发现那些在张掖多停留的游客,反而给出了更高的满意度,其实答案就在数据里...
游客满意度对比:
张掖4.6/5(停留2小时)
梭布垭:3.8/5(停留45分钟)
😅 别被石头模型忽悠了,手机拍照更好看
🌬️ 雨天去更值得,但记得带雨衣
💰 景区外吃饭是隐藏福利
⏱️ 除非特别好奇,否则1小时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