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其实普洱茶中有黄曲霉素的概率是很低的,前面我们也说了黑曲霉等会抑制有害细菌的产生。此外,茶叶本身就含有咖啡因和单宁等成分,这些成分也会抑制黄曲霉素的产生。当然,普洱茶确实有被黄曲霉素污染的可能,这个主要和储存环境不当有关。普洱茶的储存主要分为干仓和湿仓,这里重点讲一下湿仓。

年份:用发霉茶饼冒充“30年陈茶”,甚至伪造包装和内飞(茶饼内的标识纸),利用消费者对“老茶”的盲目崇拜牟取暴利 。 发霉普洱的致命陷阱 发霉的普洱茶不仅失去品饮价值,更可能暗藏健康风险: 黄曲霉毒素隐患:虽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黑曲霉占主导(抑制黄曲霉生长)。

以黑曲霉为例,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发酵,还体现在产生的二十多种水解酶上。这些水解酶具有分解果胶和多糖的功能,有一定消脂减糖的作用。所以,普洱茶中的黑曲霉不仅不对人体造成伤害,反而有益身体健康。而且还具有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的作用。而传言说的致癌霉菌指的是“黄曲霉”。黄曲霉是自然界常见的霉菌。

普洱茶根据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生茶和熟茶,所谓的生茶是经过摊晾、杀青、揉捻、晒干等步骤制成的,整个过程中没有适合黄曲霉的生长条件。而熟茶则是比生茶多了一道渥堆的步骤,渥堆是在成堆的茶叶上洒水并覆盖上麻布,之后利用湿热作用让茶叶发酵。因为这一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霉菌,让普洱熟茶饱受争议。事实上。

黄曲霉素和它衍生物的相关分子式 为了说明普洱熟茶中确实有黄曲霉素这种致癌物存在,方舟子还特地使用了两个抽检案例,在这些案例当中普洱茶样品均出现了黄曲霉素。以广州疾控中心的抽查为例,资料显示他们对广州某茶叶市场上70份湿仓普洱茶样品进行了检测,各样品中均可检出黄曲霉毒素B1。

在普洱茶的渥堆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名为黑曲霉的菌种,这种黑曲霉菌可抑制黄曲霉的生长。类似抗生素的机理,黑曲霉分泌出某些物质,破坏黄曲霉菌的细胞壁,使其无法存活。其次,茶叶本身也含有一些天然化合物,如茶多酚、单宁和咖啡因等。这些化合物可与黄曲霉素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毒性结构,抑制毒素的产生。

普洱茶一般不含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豆类、花生、大米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中。 普洱茶在制作时温度控制在40-60℃,不适合黄曲霉生长。 黄曲霉素的危害 黄曲霉素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I类致癌物。 它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患癌风险。由此可见,发酵过程中,温湿条件并不适合黄曲霉产生毒素,还会存在优势菌群对其他菌群生存的抑制作用。 在《LC-MS/MS 法检测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中针对市场普洱茶熟茶、生茶、普洱茶标准样、普洱茶发酵阶段样以及储藏过程受污染的普洱茶,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均未检测到黄曲霉毒素。

但网上现在流传了这么一种说法,说普洱茶含有黄曲霉素,喝多了会致癌。还有人说普洱茶发霉了,一克茶叶含5亿个霉菌。 这个说法是真的还是假的? 其实普洱在发酵的过程当中,是会产生多种菌种,像黑曲霉、根霉、酵母、和青霉,但是这些菌都不是对人体有害的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