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总有人问,催收电话里提到的“诉前调解中心”到底是个啥?其实这玩意儿听着正规,背后水很深。2025年,这类骗局花样翻新,避坑难度升级。据统计,去年全国有超过12%的催收纠纷涉及假借调解名义,损失金额同比增长23%。
你是不是也接到过这种电话?“我们是XX调解中心,你的欠款需要立即处理!”当时我手心直冒汗,差点就转账了。后来才明白,正规调解机构不会主动要钱,更不会限定24小时内付款。去年我小区就有3个人被骗,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你正忙,电话突然响个不停。“您好,我是XX调解中心的李经理。”声音听起来挺专业吧?其实我录了段对话,对方连调解中心的具体地址都说不清。数据显示,超过65%的假调解电话会在3分钟内诱导你提供银行。记得我同事小王,就因为一句“再不处理就上门”,慌得直接转账5000。
真实机构 | 假冒机构 |
提供工号和联系方式 | 含糊其辞,拒绝提供具体信息 |
你在家突然听见敲门声,打开门看到穿着“调解中心”马甲的人。其实他们衣服上的“调解中心”都是自己印的!去年上海某区统计,90%以上的上门催收都是假的。更吓人的是,有骗子会拍视频说“你拒绝调解”,然后威胁发到网上。我邻居就被这样吓哭过,最后还是出面才解决。
你收到条短信:“您的调解申请已受理,点击链接填写信息。”看着像通知?其实点进去就是钓鱼网站!数据显示,这类短信点击率高达8%,平均骗取个人信息3-5项。我表弟就差点中招,幸好我提醒他“正规通知不会要密码”。记住,所有要求输入密码的都是骗局。
避坑小技巧:收到短信先在查电话,别直接回拨。
2025年,骗子会更“高级”,比如冒充客服、伪造调解协议。不过有件事很确定:他们永远需要你的钱。记得去年那个“智能调解”骗局,机器人声音逼真到让律师都差点上当。其实你只需要记住:所有催收都该通过渠道,别信任何私下调解。
有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给钱算了。不过我更倾向“该硬气时就硬气”。去年有位大哥被催收威胁,坚持要求出示调解协议,结果发现是假的,避免了3万损失。其实你看,有时候坚持一下,损失就没了。
*注:调解协议必须盖有公章,手写无效*你可能会说“我又不欠钱,这跟我有啥关系?”其实去年就有清白人被误伤,接到“调解中心”电话说“你儿子欠款”。记住,保护好个人信息比啥都重要。如果真的遇到纠纷,记住12368(全国诉讼服务热线),这是最靠谱的求助渠道。
✓ 保持冷静 ✓ 核实身份 ✓ 保留证据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