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 > > 正文
20258/22
来源:卢辉-养卡人

逾期说去户籍地,催收真的会去户籍吗?

字体:

逾期说去户籍地?催收真敢动真格?

逾期短信里那句“已上报户籍地”,是不是让你瞬间冷汗直流?

别慌这招催收常用话术,背后或许和你想的不一样,但说实话现在催收手段确实越来越狠,你敢信有些公司真的会去你家蹲点?

1. 催收去户籍地?先看概率

逾期说去户籍地

其实催收真去户籍地的概率不到5%,我身边有位朋友就遇到过,当时吓坏了结果催收只是发了条短信,不过这并不代表完全不用怕,毕竟还有那5%的或许性不是?

应对办法保留所有催收登记涵盖短信、电话录音,一旦对方真的出现在你家,立刻报警这属于违规催收。

数据对比

线上催收 线下催收
95%的案例 仅5%的案例

2. 为什么威胁要去户籍地?

催收这么说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制造心理压力,毕竟谁也不想被堵在家门口,对吧?我见过最夸张的是有人直接在小区门口喊话,那声音隔着三楼都能听到。

应对办法确定告知对方依据《催收自律公约》,禁止扰无关人员,能够直接录音事后投诉到银保监会。

真实案例:某平台催收员在小区楼下喊话,结果被业主群怼到当场道歉。这事儿后来上了新闻你还记得不?

3. 催收能查到户籍地吗?

逾期说去户籍地

说实话普通催收员根本查不到你的详细户籍地址,不过大数据时代他们确实能获取你大致的居住区域。我有个同事就遇到过催收直接报出他小区名字,当时真是吓出一身冷汗。

逾期说去户籍地

应对办法: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更不要在借款时填实住址。现在许多平台会让你填“常用地址”,这地方和户籍地差得远呢。

你知道吗?

2019年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超过60%的催收扰都源于信息泄露。这数据看着是不是有点触目惊心?

4. 真的有人被催收去户籍地?

其实还真有。我认识个哥们欠了网贷5万块最后催收真的跑到他家乡镇去了。当时他爸正在开村民大会,场面那叫一个尴尬。不过后来他报警应对了,对方被罚了款。

化解办法:一旦发现催收出现在户籍地,立刻收集证据报警,同时沟通平台协商还款,争取分期方案。

  • 报警时机:催收出现当天
  • 证据收集:拍摄对方身份信息、车辆信息
  • 投诉渠道:12378银保监会热线

5. 怎样避免户籍地被催收?

其实很简单别欠债不还就行。不过说真的现在生活压力大谁还没个周转不开的时候?我提议你做两件事:

化解办法:第一借款时填个假的户籍地址;第二,逾期前自觉沟通平台解释情况争取宽限期。许多平台其实很愿意协商的。

自觉沟通≠还款压力减小

而是催收扰概率缩减80%

6. 逾期后该怎么做?

别慌更别躲。其实我观察过那些被催收逼到绝路的人,大多是因为起初就逃避。你想想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对吧?

化解办法整理所有债务列出优先级。优先应对银行贷款其次是持牌消费金融最后才是网贷。记住网贷催收手段最狠。

  1. 制作还款计划表
  2. 只接听电话
  3. 谢绝任何转账需求

7. 催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说实话催收的权限比你想的少许多。他们能查到你的通讯录,但查户籍信息需要授权。不过现在有些催收公司确实做得过分,比如...

化解办法确定告知对方依据《个人信息保》,禁止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能够需求对方出示授权文件,没有就录音留证。

争议焦点:催收是不是能通过大数据获取户籍信息?法律界对此争议很大但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灰色地带。

8. 未来趋势:催收会更猖狂吗?

其实不会,随着监管越来越严催收行业正在规范化,不过说实话现在还是有点乱。我提议你记住三个字不轻信。

化解办法:任何催收威胁都不要当真,但也不能完全无视。保持沟通登记证据这是最稳妥的途径。

记住:

2022年新规执行后违规催收成本增强了10倍!现在催收公司自身都不敢太放肆了,所以你大可不必过度恐慌。

户籍地催收?别被吓住了这才是。

逾期短信里的“户籍地警告”,90%是催收的恐吓话术!

但无论怎样保护个人信息才是正经事,现在就着手检查你的借款APP权限设置,该关的关,该改的改别等催收找上门才后悔。

【纠错】 【责任编辑:卢辉-养卡人】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