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的山水温柔西安的钟楼雄浑,当两座城市相遇你的心跳会加速吗?
从贵州的层峦叠嶂到陕西的千年古都,这趟旅程像是打了个时空隧道,一边是苗疆的神秘一边是盛唐的余韵,你敢不敢挑战一次“南辕北辙”的极致体验?
其实、其实你心里清楚,铜仁到西安的要坐近15个小时,不过你有没有算过这笔账你花在路上的时间够你在西安吃多少碗肉夹馍?
数据显示90%的游客会抱怨长途太无聊,我的应对办法?提早50集《长安十二时辰》,在屏幕里“预演”一次西安之旅,等真的到了感觉就像老朋友重逢!
刚出站时你一定会被那股子烟火气熏到。其实、其实这股味道是羊肉汤馆飘出来的,不过当时我以为是地铁站通风口漏风了。
疑问来了钟楼离站步行要1小时!我的应对方案花15块钱坐公交顺便观察本地人怎么挤公交,这本身就是一场免费的社会学课。
当你终于站在钟楼前你会发现它比照片里矮了三分之一,不过、不过当你抬头看那铜铃时,耳朵会突然听到历史的声音——像不像你爷爷的咳嗽声?
对比数据西安钟楼每天接待游客约5000人,而铜仁梵净山只有3000。我的发现:人多反而让钟楼更有“人气”,你甚至能听到游客用不同方言念“平安”两个字。
有人骂钟楼商业化但我认为、我认为这恰恰是它活着的证明。就像你家的老家具总得靠租金才能继续待下去吧?
当你挤进回民街时味觉会被彻底攻击,其实、其实最扎心的是:你根本分不清哪个摊位更正宗!
数据证明回民街每10米就有一个小吃摊,你的胃每5分钟就要做一次选取困难症。
爬大雁塔时你会突然理解为什么古人爱登高。不过、不过我的膝盖在第二层就着手了。
我的独家秘方:每爬一层就发一条朋友圈,用“假装在唐朝”的心情给自身打气,数据显示90%的游客爬到第五层就会舍弃,而持续到顶的人平均能多活3年(开玩笑)!
当你在骊山脚下排队时,会发现一个诡异现象:导游们讲的都是杨贵妃的故事,而游客们却在讨论“这温泉能泡澡吗?”
触觉冲击:西安的冬天零下5度而温泉水温42度此类温差就像你刚从冰柜里拿冰淇淋时的感觉——刺激。
铜仁天气 | 常年15-25℃ |
西安天气 | 冬季-5℃到10℃ |
站在坑道前你会突然感到一阵寒意。其实、其实不是空调太冷,是兵马俑的眼神太“直勾勾”了。
我的应对:提前看纪录片《宝藏》,这样当你面对真文物时,就能用“考古学家”的视角去欣赏,而不是单纯觉得“好吓人”。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铜仁时,会发现一个奇妙现象:铜仁的空气突然变得特别甜。其实、其实是你把西安的羊肉汤味儿带回来了。
个人观点:这次旅行最值钱的部分,不是拍的照片而是你学会了怎么样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里找到平衡点——就像在铜仁吃麻辣烫,在西安啃甜皮鸭一样自然。
当铜仁的晨雾遇上西安的暮鼓,你的灵魂已经完成了一次时空穿梭。现在你敢不敢再选一个更远的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