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3天2夜草原暴走,内蒙希拉穆仁的野趣你真懂吗?
你见过凌晨5点的草原吗?当金色的阳光像蜂蜜一样泼洒在草尖,成群的骏马在雾气里若隐若现,那种震撼真的会让你的灵魂瞬间出窍,希拉穆仁草原不是朋友圈里那种摆拍圣地,而是能让你从城市钢筋水泥里彻底抽离的野性王国,不信?跟着我的3天2夜路线走一趟,保证让你回来后对着电脑屏幕直呼“这帮旅行社真能忽悠人”。
其实吧许多第一次去草原的兄弟都会踩这个坑,某宝上动辄999元3天的套餐,听起来真香不过你仔细算笔账人均每天333元包括住宿、餐饮、景点门票,这价格连北京五环外的盒饭都吃不到,我去年带朋友去结果发现所谓的“蒙古包”是那种漏风漏雨的简易版,马术表演是幼儿园小朋友牵的马,所谓的篝火晚会居然是LED灯串,数据对比一下:自由行3天人均1500元(含包车),体验感直接翻10倍。你想想你花小钱买的到底是个“草原体验”,还是个“被宰套餐”?
别被那些滤镜照片骗了!大部分旅游点的蒙古包,其实和大学宿舍差不多,不过希拉穆仁草原北端的“那达慕部落”是个例外。我去年夏天去的时候他们刚换上那种带卫浴的豪华版蒙古包,价格是普通版的1.5倍但值!进去一股子羊奶香混合着青草味,躺在炕上能听到远处马群的嘶鸣。有个东北大哥住进去后直接给家里打“媳妇儿咱这回把婚房改成蒙古包吧?这隔音效果绝了。”
普通蒙古包 | 人均¥120/晚 | 无卫浴漏风 |
豪华蒙古包 | 人均¥180/晚 | 卫浴隔音好 |
其实吧草原骑马这事,水很深,大多数旅游点提供的马都是“表演马”,训练过度走两步就喘。不过在希拉穆仁的“英雄马队”就能找到那种生猛的蒙古马,价格贵30%但体验感完全不一样,去年我亲眼看见一个穿高跟鞋的上海姑娘,在普通马背上抖得像筛糠,换到英雄马队的马后居然能本身上马了!关键是他们的马群是散养的你骑的时候能听到马蹄踏在草上的“嗒嗒”声,那种触感真的比电动按摩椅还舒服。
你有没有发现许多草原餐厅的手把肉都像嚼蜡?不过希拉穆仁草原东边的“餐厅”是个例外。他们家的羊肉是当天现杀的,价格贵20%但肉质嫩得能抻出丝来。我去年去的时候老板还偷偷告诉我个小窍门:真正的手把肉蘸料里务必有大蒜和香菜,那些只给盐的餐厅多半是假货。对了草原的酸奶一定要试试,那酸度喝一口直接让你想起大学宿舍偷偷喝的过期酸奶。
其实不是食材难题是运输成本!比如手把肉从牧民那里运到景区要加价40%,所以许多餐厅只能用冷冻肉。你想想你花¥88吃的或许是超市¥50的货,中间差价去哪了?全变成景区的“管控费”了。
其实吧希拉穆仁草原的导航真的不靠谱。去年我带朋友自驾导航硬是把咱们往沙地里面带,结果四个轮子陷进去两个。不过假若你从呼和浩特包车去,司机一般会给你“草原环线”:先去北端的“那达慕部落”住宿,第二天去东边的“英雄马队”骑马,最后去西边的“餐厅”吃饭,这样走能避开90%的堵车点而且每个景点之间车程不超过40分钟,有个本地司机偷偷告诉我“草原上最怕的不是堵车,是突然出现的牛群它们有路权。”
你有没有发现草原的天气预报像轮盘?不过有经验的游客会看“草原风向标”假使早上草尖上有露水,下午90%会下雨;假使马群都朝一个方向跑,那绝对不是赶集是暴风雨要来。去年我差点被雷劈因为导游硬拉我去骑马,结果不到10分钟就下冰雹。对了草原的紫外线指数永远是“爆表”,防晒霜一定要用SPF50的不然你会体验到什么叫“一夜白头”(其实是晒伤)。
我觉得吧未来草原旅游会像温泉一样分等级。现在希拉穆仁已经着手搞“生态分时制”了,旺季每天只接待800人不然草原真要变成“草荒漠”了。你想想假如每个人都像城里一样开车到处跑,那还叫草原吗?
其实吧大部分旅游点的篝火晚会,就是一堆干柴加LED灯。不过希拉穆仁南边的“牧民夜校”有个秘密活动:凌晨1点的星空摄影,去年我去的时候有位北京来的摄影师说:“草原的比教科书上的还清晰,手机都能拍出星轨。”关键是这里不收门票只需要你给牧民带点水果。有个杭州姑娘还带了自身做的桂花糕,结果牧民们用蒙语夸了她半小时,那种感觉比篝火晚会还热闹。
其实吧草原从来不是用来“打卡”的。去年我亲眼看见一个带着全家来草原的经理,在草原上哭了。他说“在草原上骑马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在公司拼死拼活抢的会议室,还不如这片草场大。”数据对比一下:草原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5个人,北京是每平方公里6000人。你想想你每年在格子间坐满2000小时,才换来3天草原时光这笔账,你真的实惠过吗?
3天2夜暴走草原!内蒙希拉穆仁的野趣你真懂吗?